首頁 > 宰執天下 > 章節內容

我的書架

第七章 蒼原軍鋒薄戰壘(二)(1/4)

深夜的東京,依然有著炎炎暑氣。


傍晚時的一場驟雨,並沒有將氣溫壓下來,反而因為多了溫熱的濕氣,讓夏夜更顯悶熱。


韓岡穿著一襲單薄的短衫綢褲,手上搖著把蒲葵扇,靠在在一張藤屜子躺椅上。編織屜麵的老藤深褐發亮,連綿不斷的水波紋花樣當是費了工匠不少手工,躺在上麵涼快透氣,而且還不像竹床那般硌著慌。


李憲是個有能耐的人,在征南的時候,韓岡就了解到了這一點。比起運氣好得讓人無話可說的王中正來,李憲這位閹宦,才當得起通曉兵事這個評價。


李憲在河東路第四將副將訾虎被襲身死之後,立刻領軍北上,先利用帳下為數不多的騎兵,吊住了回竄的兩千鐵鷂子,步兵則在分兵後用最快的速度連續毀了百裏之內大大小小十一個水源地,又作勢要毀去更多的水源,勾引這群還有心繼續襲擊官軍的鐵鷂子撞上來。


李憲成功了。打著各個擊破主意的鐵鷂子咬上了兵力最少的一支,隻有兩千人不到,但那是折家家主折克行親自率領的一支精銳——還有一支同樣數目的精銳由李憲親領——直接崩壞他們的牙齒。


由於宋軍禁軍已經普及了鐵甲、斬馬刀和神臂弓,對精銳和非精銳的判斷失去了最關鍵的依據,隻能從人數粗略判斷宋人實力的鐵鷂子,被折克行的反擊造成的傷亡超乎預計,一次交鋒就失去了所有的信心。而接下來,潰敗後的鐵鷂子又遭到了宋軍騎兵的追擊。盡管在被反擊和追擊的過程中,他們加起來的損失依然不到總兵力的三分之一——這是騎兵的優勢所在——但這一支作為奇兵而被派出來的鐵鷂子,已經失去了實現他們出戰目的的可能。


但李憲的運氣終究還比不上王中正。李憲在解決了鐵鷂子之後,就不得不全軍南下,向種諤靠攏,以求得到補給。


而王中正在收複蘭州、攻克卓囉和南軍司之後,在天都山下焚毀了西夏的行宮,還在龕穀川邊發現了一座禦莊——這是西夏國主名下的莊園——裏麵囤糧近八萬石,加上還沒有收割的田地,十餘萬石總是有的。這座禦莊不知為何成了被黨項人遺忘的角落,偏偏給王中正撞上了。就是打下了鳴沙城的苗授,也不過得到了窖藏粟及雜草三萬三千餘石束而已。


苗授打下鳴沙城,高遵裕攻克韋州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