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宰執天下 > 章節內容

我的書架

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六)(1/4)

【白天都在走親戚,晚上吃過飯才回來。今天剩下一更,明天上午補上。】


秋風起了。


兩峰夾持,峰下穀中溪水潺潺。一支馬隊,在水畔迤邐而行。馬頸下一串串鈴聲清脆,隨著忽起忽落的馬蹄,在峰穀間回響。鈴聲中,迎麵而來的山風清涼,帶著些許秋意。


過了忻州【今忻縣】的忻口寨,五台山的峰巒疊嶂就出現在韓岡一行人的眼前。


時近八月,天上的日頭也沒有了半個月前的那般熾烈。騎在馬上走了一程,身上竟然仍是清涼無汗。


遠山近水,映在人們眼中的,依然是一片片或濃或淡的綠色,但隊伍中每一個都能切實感受到將臨的秋意。


‘秋天到了。’


任何一名駐守北方邊州的官員,都不會太喜歡秋天。一年之中,春夏兩季的悠閑之後,便是秋冬兩季的緊張和忙碌。


糧秣軍資要完成預定的儲備,駐軍要前出至邊境的軍寨,烽火台的缺額要填上,兵器甲胄要檢查、修理和補充……等等等等。這就是所謂的防秋,北方邊界諸州都要在這半年裏支起耳朵、瞪大眼睛,握緊手中的刀槍,時刻準備著與寇邊的賊虜拚死一戰。


即便澶淵之盟訂立之後,遼人對邊境連騷擾都很少;當今天子登基以來,西夏更是如江河日下,根本無力侵邊。但每到秋冬,還是無人敢於疏忽大意。就算有人疏忽大意,天子和兩府每年到了七月必然下發的詔令,也會提醒他們不要糊塗。


今年的防秋,應當是近年來最緊張和危險一次。戰火雖說是在西夏境內燃燒,但靜極思動的遼人卻有讓河北、河東、陝西乃至京城,都一並陷入恐慌的能力。


一旦宋遼兩國當真進入戰爭狀態,同時進行兩場全麵戰爭的大宋,接下來的半年可就會很難過了。


所以韓岡知道,如果遼人僅隻於騷擾的話,朝廷絕對不會同意為此大動幹戈,甚至對於其掠邊的暴行視而不見都有可能。


當然,如果韓岡當真如朝廷之意對此事姑息,他一樣好過不了。朝中多少人正愁沒有他的把柄,能有這麽好的機會捅上他一刀,絕不會有二話。


韓岡正是不想出現這樣的情況,才會提前前往代州。


遼人犯界一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但偏偏卡在這個節骨眼上,本就已經準備好代州一行的韓岡,不得不提前了幾天動身。他將手上的事務丟給了通判,大張旗鼓的往代州去。


一般來說,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