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宰執天下 > 章節內容

我的書架

第六章 氣貫文武與世爭(下)(1/4)

而且據韓岡所知,通過解試後的士子,稱為貢生,也可稱為舉人。但與後世的舉人不同,這不是一種終身通用的資曆,而是一次性的資格。這次通過解試,去京中考進士不中,那三年後如若想再考進士,還得先參加解試並通過,否則照樣沒有貢生資格,去不了京中。


除非朝廷能改詩賦取士為經義策問取士,否則韓岡便無望一個進士。盡管如此,韓岡也從沒有動過抄襲後世詩詞的打算。沒有底蘊就別騙人,你可以欺騙一時,卻不可能欺騙一世。詩詞歌賦是統稱,不是抄兩句歪詩就夠的。


就算靠兩首詩詞換了點名聲,到時有人請去赴宴,去還是不去?此時的宴席都要作詩助興,一個剽竊者能在酒席上就做出應景的詩句?


這個時代文人的社交活動主要就是參加詩會。韓岡的記憶中就有七八次的經曆。詩會上作詩,要分韻限韻,指物為詩。詩還要合情合景,不能海闊天空的亂來。韓岡不認為自己能達到被限定了韻腳,看著風景、器物,就能謅出一首好詩的水平。還有幾人聯句,押著韻腳,你一句我一句,將一首長詩敷演出來。這樣的聯句詩,不但韓岡的記憶中有,在紅樓夢等古代小說中,也多有提及。


隻有一兩首上品,其餘詩作皆是平平,在詩會上的表現甚至讓人難以入目,差距如此反而會惹人疑竇。若本來就是八十多分的水平,一下考個滿分,還能說是進步了。但本來隻有二三十分的水準,得個一百分,哪個會相信?!


韓岡的前生留下的記憶中有諸多名家文集——雖然細節聊聊,但目錄還是有的——其中詩詞隻占了小部分,除此之外,有表、有章、有傳、有記、有論,還有賦、狀、書等文體,不是局限於詩詞兩事。真要冒充個文學大家,各種文體都得涉獵。總不能隻會謅兩句詩詞,賦不會寫,表不會寫,傳記也不會寫罷?


你可以找個借口說不再作詩,但日後找你寫行狀,寫墓誌銘,寫事記的總不會少,外人可以不理,親朋好友難道還能推嗎?這時又該怎麽蒙騙過去?事實上,沒有點真材實料誰能蒙混上幾十年?!


人心險惡,而文人尤甚。江淹僅是文字稍稍退步,就被嘲笑成江郎才盡。如果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