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宰執天下 > 章節內容

我的書架

第30章 臣戍邊關覓封侯(三)(1/4)

“誰說有了官身就不能考進士的?”王厚放下酒碗,奇怪的對韓岡反問道,“宰執家的子孫七八歲就受了蔭補,但照樣有出來考個進士的。尊師橫渠先生的舉主呂中丞,是呂文靖【呂夷簡,仁宗朝宰相,諡號文靖】之子,早有蔭補在身,但還不是考了個進士出來。有官身者參加科舉遠較普通士子方便,隻要通過鎖廳試就能得個貢生名額,可比參加州裏的解試容易許多。”


韓岡一聽,忙加追詢,這是他前身留下的記憶中所沒有的信息。王厚很驚訝為什麽韓岡對此茫然不知,卻還是一邊喝酒,一邊向他細細解釋。


所謂鎖廳,顧名思義就是鎖起公廳,也就是官員將自己的官廳鎖起,放下手中的職務,去參加科舉的意思。


天下意欲參加科舉的士子有百萬之眾,東京城可容納不了那麽多。所以必須在地方加以選拔。這種選拔稱為解試,都是在科舉之年的前一年在各個州軍舉行。秦州的解試,便是在今年八月,韓岡躺在病床上時結束的。通過解試的士子稱為貢生,而第一名就是解元。有了貢生的資格,便可以去京裏參加科舉。


而京城的進士科舉又分為兩個步驟,第一步是省試,又名禮部試,將從天下四百軍州的數千近萬名貢生中,挑選出三百名左右的合格者——也有時是兩百或四百——如果能成為三百名合格成員之一,基本上進士的資格就確定了。因為如今第二步的殿試,不會再黜落考生,隻是決定名次高下的考試。


“這還要多謝張元!”王厚笑道:“西夏的這名張太師,就是從殿試上被黜落,最後憤而投奔西賊的。‘韓琦未足奇,夏竦何曾聳’【注1】,兩名宰相之才,竟然被一個黜落的貢生打得顏麵無光,幾萬將士因此葬身好水川畔。自此之後,殿試再也不黜落一人,就算犯了雜諱,也不過降至最低一等的同學究出身,照樣給官。還有特奏名進士,也是為了安撫屢考不中的貢生而特加拔擢。”


所以要當上進士隻有兩道難關,第一道是解試,第二道是禮部試。而韓岡有了官身後如果還要考進士,一樣要通過解試。隻是因為他的官身,就不能與普通士子一起在州中考試,而是在路中參加特別為官員舉辦的鎖廳試——這裏的路,是轉運使路,而不是經略安撫使路,也就是韓岡要去陝西路的路治京兆府【長安】去參加,而不是就在秦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