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宰執天下 > 章節內容

我的書架

第32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15)(1/4)

趙頊進來的時候,文彥博正等得心浮氣躁。


一部分是最近樞密院和王安石主持的中書門下,在爭奪三班院的控製權的事情上落了下風,吃了一個悶虧;但主要的還是因為如今京城中流傳的有關分割陝西路的傳言。


政治流言是每一個大國首都最大的特色,無論古今中外,概莫能外。開封作為大宋京城,一國的政治中心,自然也不會例外。


無數人的生活都跟朝堂上的變局息息相關,幾萬對眼睛時時刻刻都盯著宮中、朝中。對於天子和宮廷來說,他們的生活根本沒有隱私可言。今天早上發生的事,下午就能傳遍京城;夜中發生的事,到了第二天上午,路邊賣涼湯的婆子都能搖著扇子說出個道道來。


仁宗皇帝玩一龍二鳳的遊戲,上朝時多打了個哈欠,就立刻被言官們群起而攻,逼著他把兩個心愛的美人送去道觀出家;如今的高太後和曹太皇,因為英宗皇帝納妃的事吵了兩句,第二天桑家瓦子裏的說書人,就有段子扯起了隋文帝和獨孤皇後的故事。


天子當然不想自己夜中敦倫的事都被人拿出來當話題,要是隔絕內外消息的手段,能像宮牆一樣,把宮內發生的秘密全數攔在宮中,生活上當能輕鬆許多。但身居高位的宰執們,一旦看到宮中有這等阻斷內外的跡象,立馬就能蹦起五尺高。不把危險的苗頭打下去,把執行的人踢出去,他們是不會罷休的——沒有了宮中的消息,禦史們也會少了一半的工作,為了自己,他們也會徹底的站在宰執們一邊。


當年仁宗皇帝重病,文彥博、富弼他們可是想方設法地改變舊時規矩,留宿在宮中,甚至一步步的進了天子的寢殿。美其名曰,不得讓婦寺之輩隔絕中外。這時候,可就沒人講祖宗之法了。


不過,東京城中的流言實在太多,靠譜的很少,尤其人們傳謠的時候,往往偏向於驚悚怪奇或是風流韻事。所以禦史們也隻是風聞奏事,讓他們事事去追查個究竟,就不要做事了。手上掌握著更為有效的信息渠道的宰執們,更是不會對聳人聽聞的謠言一驚一乍。


隻是今次文彥博聽到的傳言不同以往,並非是毫無實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