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宰執天下 > 章節內容

我的書架

第34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三)(1/3)

暮色蒼蒼。


寒風中,慶平堡的最高處正有一麵旗幟在獵獵飄揚。


這座封鎖了大來穀西口的寨子,吐蕃人給其起的名字官軍中沒人懂其含義,王韶在踏足此處之時,便直接將之改名為慶平——慶賀平定。


攻下慶平堡的功臣苗授父子和王舜臣,都帶著他們的麾下將士在堡中休息。兩千兵馬將這座麵積並不算太小的寨堡,擠得滿滿當當。使得隨之而至的中軍,便不得不駐紮在於堡外。


慶平堡在吐蕃人手裏,是個略大一點的土圍子。盡管守軍因為聽聞宋軍將至,而增加了不少。但在在苗授、王舜臣這等猛將率領的精銳官軍麵前,也不過是從雞蛋殼變成了鴨蛋殼而已。


但慶平堡的位置極為重要,是大來穀的出口,連接武勝和通遠的要道。宋軍攻下此處,代表著王師終於踏上了武勝軍的地界,臨洮已近在眼前。


夜將至,高遵裕和王韶聚於主帳中。


拿著從後方傳來密信,高遵裕哈哈大笑數聲,“文樞密手上真真沒人了,派來的蔡曚都成了笑話。韓玉昆都沒怎麽費氣力,就讓他連站的地方都沒了!”


王韶略顯冷淡的說著,“有趙大觀【趙瞻】殷鑒在前,現在文寬夫【文彥博】還能使喚動幾人?有平叛之功的尚且被晾在一邊,沒有功勞的還能有什麽機會?到我這河湟來,不想方設法地掙軍功,反而聽命於樞府居中阻撓,聰明人又豈會做這等吃力不討好的蠢事?”


自從熙寧二年和三年年初,舊黨鬧過一陣後。其首腦除了一個文彥博,其他都陸續被趕出了朝廷,這兩年其實已經消停了不少。中層官僚中,許多人也便漸漸的轉向了新黨一方。


王安石的變法成果,世人都看在眼裏。不論舊黨如何抨擊,被損害了利益的豪商、宗室們如何抱怨,至少眼下國庫充盈了,在對外戰事上,大宋也是由弱轉強,捷報頻傳。橫山攻略雖然無功而返,可也是非戰之罪,運數不到而已。


眼下在軍政兩方麵,都是新黨正得意的時候。除了幾個愣頭青以外,誰還會在正得天子關注的河湟之事上,


“隻是蔡曚未免太蠢了點啊,”


“他並不蠢,隻是遇上了韓玉昆罷了。玉昆在通遠恩信深重,人望亦高。城鄉內外奔走聽命,亦不足為怪。豈是他官可比?”王韶說,“這世上有膽子頂撞朝官的選人有幾人?有能耐讓一城上下令行禁止的軍判又有幾人?蔡曚輸得不冤。換作不是玉昆,而是別人,他早就得逞了。”


換作是一般的官員爭權,衙中胥吏都是站到一邊看熱鬧,誰會攪和進那趟渾水裏去?嫌命長了不是?給風尾掃到,就是有家破人亡之虞。哪像韓岡,一句話就讓胥吏們與蔡曚劃清界限。


“也幸虧有韓玉昆坐鎮隴西,不然我們怎麽能走得這麽放心。”高遵裕又哈哈大笑了兩聲,在他看來,王韶兩年前的舉薦,實在是撿了大便宜,“蔡曚就是不知道這一點,才做了如此蠢事。”


苗授就在旁邊聽著,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