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宰執天下 > 章節內容

我的書架

第35章 重巒千障望餘雪(三)(1/3)

文彥博的話近似於威脅,趙頊心頭隱怒。


如果有禦史在殿中,少不得會站出來斥責……就像章惇現在做的,“文彥博語脅天子,目無君上!當下有司治罪!”


趙頊沒理會章惇的話,冷眼問著文彥博:“文卿對河湟設立經略安撫司又何看法?”


文彥博都不在乎天子的怒氣,“臣即是備位宰輔,朝事有何事不可議論?!陛下既然覺得臣無議事之權,臣又如何能立於朝堂?”


他走到大殿正中,屈膝跪倒,直著腰背,一點不讓的與趙頊對視著:“臣老悖無用,執掌密院數載,不能使陛下順天應人,徇祖宗正道,即無補於朝事,又愧對於先帝,無顏再留於朝堂。臣……請出外就郡!”


趙頊皺起眉頭,文彥博這是在要挾嗎?一點猜疑讓他口氣變得很不客氣:“文卿主管樞府,數年來多有功績。河湟決戰近在眼前,樞府豈能少得了文卿主持。”


趙頊的話,讓文彥博心冷了下去,天子的這番話就是在表態,河湟拓邊容不得反對,看起來事情是不可能挽回了。他再行叩首:“臣年老力衰,密院事務繁劇,已是不勝其勞,還請陛下另選賢能。”


文彥博堅持請辭,趙頊看不出是真情還是假意,隻是在心中盤算著利害關係。


在重用王安石的同時,他一直將最為激烈的反對派文彥博留在朝堂上,就是要維護朝堂上的平衡,但如今有了馮京、吳充這兩個跟王安石並不和睦的執政,趙頊覺得,他已經不再需要文彥博留在朝堂上。


作為元老重臣,文彥博的確有普通臣僚比不上的威望,就如河口處鎮河的鐵柱,在一些突發事件上,能鎮壓得住人心。可現在,王安石已經能夠取代元老重臣在朝局動蕩時安定人心的能力。


今年年初,契丹人送信來摻和橫山那邊的戰局。當時趙頊慌亂不已,是王安石給他吃了定心丸。而文彥博雖然對契丹人的要挾不屑一顧,但還趁機讓趙頊從橫山撤軍。


兩相對比,趙頊對文彥博的作用也就看淡了,隻是依例他還要出言挽留,“文卿是三朝宰執,朕之左右,少不了卿家的輔弼。卿家的請辭,朕是不會答允的!”


文彥博一番鬧騰,崇政殿議事也議不下去了,向趙頊叩拜之後,一幹重臣都回各自的衙門,而文彥博則是徑自出宮,回家寫他的請郡奏章去了。


結束了議事,趙頊今天卻沒有留下王安石,隻把參知政事的王珪留了下來。


偌大的崇政殿中,除了幾十個如壁畫一般的衛士、內侍,就隻剩君臣二人相對。


趙頊一直沉著臉,沒說話。王珪也不敢先開口,惶惶不安的垂頭等著天子發話。


過了不是多久,趙頊打破了沉默,“王珪,你覺得朕不該提拔韓岡嗎?”


“誠如陛下先前所言,韓岡有功社稷,不能不賞。不過他年紀尚幼,任官太短。進用太速,恐有後事難終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