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宰執天下 > 章節內容

我的書架

第36章 萬眾襲遠似火焚(一)(1/4)

和煦的春風,吹綠了江南,吹綠了京東,吹綠了河北,也吹綠了西北邊陲的大地。


陽光還是像冬天一樣黯淡,經過了連續半個月的晴天,積雪也才剛剛化到一半。融融嫩綠從半遮半掩的雪層下冒出頭來,雪水淙淙,渭水兩側的河灘田地上仿佛變成了癩痢頭,白一塊,綠一塊。斑駁的田地看起來很是難以入眼,可如果深悉農事的人來看,那他的視線就能穿越時間,看到了未來的豐收。


一支浩浩蕩蕩的大軍行進在渭水邊田畝中的大道上,人馬足足有萬人之多。足足有三丈寬的官道,在數萬隻腳和蹄踏上後,立刻顯得擁擠不堪。幸好事先有分了前中後三軍,前後陣的距離超過了兩裏。長長的長蛇陣,雖說等於是對敵軍的邀請,但在行軍時便能稍微放鬆起來,讓將校官兵們走起路,也能變得輕快許多。


前軍轉過了前麵的彎道,隊伍被山巒所阻擋,已經看不見了。身處中軍之內,景思立望著同樣隱入天際的廣袤田野,沉吟著。


一場戰略性的決戰,是任何一名有著進取之心的將領都夢寐以求的戰爭。比起在邊地緊鎖防線,候著不知何時會攻過來的黨項人。還不如主動出擊,先在黨項人的肋部插上一刀。


景家在關西多年,與西夏的仇怨早結得深了,景思立也想早一點看到黨項人的末日。


他的父親景泰是舊年的關西名將,而且是考中了進士後,投筆從戎的名將。因為景泰久曆邊陲,在關西軍中人脈極深,而且他還是卒於秦州任上,在擔任秦州知州、秦鳳兵馬都總管時病死。這讓朝廷都要,給了景思立幾兄弟均增以蔭封。而景思立的兄長景思忠,則是殉國於西南夷的戰鬥中。因而景思立再一次得到蔭補。


一門忠烈,讓景思立年紀輕輕就擔任起邊地的知寨。靠著父兄的蔭蔽起身,與郭逵有幾分相像。而後景思立更是得了韓絳的賞識,又擢了權攝保安軍事。他在大順城立下了不小的功勞,眼下就坐上了知德順軍、兼秦鳳都監的位置——德順軍屬於秦鳳路,在秦州的東北麵。今次來自秦鳳路的援軍,便是以他為首。


景思立能夠成為知軍,也算是軍政皆通。看到鞏州的一片片麥田長勢喜人,心中是暗暗稱讚。隻看田地中麥苗的長勢,就知道熙河經略司在鞏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