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宰執天下 > 章節內容

我的書架

第三章 參商稻粱計(上)(1/4)

八月的秦州,平靜得緊。


沒有外擾,沒有內憂。風調雨順的太平日子,除了樹上的知了不停聲的在叫著,就沒有別的讓人煩心的事了。


可知州沈起卻是煩躁得腦門上、臉頰上都生了一片疙瘩。聽著單調的蟬鳴,他恨不得像京中的殿帥宋守約一樣,命人將衙門裏的大樹上的秋蟬全都給打掉,好讓自家的耳邊能得一點清淨。


這兩年來,他無大功,無大過。沒在熙河戰事中撈到便宜,但也沒有被西賊所敗,而吃到苦頭。前日的德順軍被困,籠竿城既然未破,那他也就沒有什麽罪名。


安安穩穩,和平安定,這是秦州的三十萬大宋子民夢寐以求的生活。


不過這樣的安穩,正是沈起所不想看到的。


涇原路的蔡挺走了,在京中做了樞密副使;熙河路的王韶也走了,在京中轉眼就要做上樞密副使。


就他沈起還在這裏!


看著臨近兩路的主帥一個個飛黃騰達,沈起心急如焚。喝到嘴裏的涼茶,壓不下心頭的焦躁。遮在頭頂上的樹蔭,隻能擋住秋老虎一般的熾烈陽光。


身為邊臣,求著盼著的就是軍功,要不然他眼巴巴的跑到西北來吃什麽苦?!


這鬼地方,春天沙塵,夏天暑熱,秋時就要防備著西賊,冬天又冷得厲害。哪比得上東京城的安逸?就算不能留在京中,以他的身份地位,求個江南美地的差遣也非難事。


可他就是貪著潑天的功勞來到了秦州,隻盼望著能在此地沾一點韓稚圭的福運,能讓他大展拳腳一番。


可惜的是,李師中和郭逵都沒能從王韶手上分到的功勞,他同樣沒有能得到。


河湟那麽大的一塊餅,熙河路上下吃得差點撐死,卻一點也不留給外人。


王韶當了執政,高遵裕成了貴官,韓岡像甩狗屎一般將羅兀、鹹陽的功勞全都扔了,還照樣升到朝官上——國子監博士!從七品!還有那苗授、王舜臣、王厚、傅勍、趙隆,全都加官進爵,一個個仿佛是腰肋下綁了開封李家的煙火,點了火後就直往天上衝,


而秦州上下,則幾乎都要餓死。


錢糧都支援了熙河去,但熙河還是吵著說不夠,沈起連續兩年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