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宰執天下 > 章節內容

我的書架

第17章 觀婿黃榜下(下)(1/4)

這就是進士!


能引得天下人為之瘋狂的資格。


天下文官之中,隻有十分之一是進士。一個進士出身,便是日後高官顯官的基礎。為了家族著想,稍微富裕一點的大戶人家,都會想著一個進士女婿來支撐門麵。而有了進士女婿,日後家中子侄被帶契著,一族裏的稅賦勞役都能打個折扣。


而且百多年來,大宋上下都一直在宣傳‘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成年累月的洗腦,一榜進士所受到的尊敬,更是遠遠超過他們真實的能力。


無論是現實利益,還是宣傳的功勞,都讓進士成了官宦富戶嘴裏爭搶不休的肉骨頭。而來自真宗皇帝親筆的詩句:‘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便成了真實不虛的現實。


看著五十多的老頭子,竟然一樣被搶婚,慕容武不由長吟:“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男兒若遂平生誌。六經勤向窗前讀。”


韓岡一聲笑,笑這世情,都是功利使然。當年唐太宗完善科舉製度,曾有言‘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這裏的彀,就是作陷阱解。不過那時候,進士人數稀少,在官場上還要與門閥世族相爭。而到了宋代,科舉製度則是登峰造極,天子大肆提倡文事,天下才士有了晉身之階,皆去苦讀六經,當然沒有心思去想著造反之事。


再比如省試取中後,殿試便不再黜落考生,使得恩歸上而怨不歸上;就算中不了進士,還有特奏名、免解,等一係列將士人招入體製內的手法;災異之後,又籍災民中之精壯為兵。在維持國內統治的手段上,大宋已經超越了此前所有的朝代。


而為此而付出的代價,就是現在趙頊、王安石耽思竭慮、不顧一切的推行新法的緣由。


韓岡沒有再多想。世風崇文,對國家來說是有利有弊,如今弊端越來越明顯。但一直以來,武夫對文人顧忌,給他幫助甚大,自己能安然無恙撐過最早的困境,就是靠了士子這個身份。端起碗來吃飯,放下筷子罵娘的事,韓岡不會做。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