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神棍 > 章節內容

我的書架

第598章框架結構(1/2)

第五百九十八章框架結構


當年邵子夫用法術封印了白淑君,讓石清流前世進入輪回。


三百多年後的現在,黃爭掘了石棺放出了白淑君,又和石清流成為好朋友,繼而在涼山州用白淑君解救石清流。


當年石清流前世因邵子夫和白淑君而死,這一世黃爭代為還之。


邵子夫當年藏了三把鑰匙,現在黃爭來尋。


當年邵子夫封了苗王墓,將來由黃爭打開。


再聯想“守墓人即是掘墓人”之說,這些關係歸納起來不正好就是陰陽關係嗎?


所有的輪回也好因果報應也好其實都是陰陽變化的形式而已。


隻是有些因果相隔太久讓人無法聯係。


“這幅畫有如此多的細節,實在太重要了。”


石清流沉默許久發出感歎。


“其實重要的不僅僅是這幅畫,整個祠堂都是那位高人設計的。”


“黃爭,說這話我就有些不服了,你有什麽依據呢?”


莫靜梅當然不服了,她是專業考古的對古建築自然是有研究的。


“小梅呀,你隻是考古專業的學生,學校學的隻是小小的一部分而已。


你看這個祠堂一共幾根柱子幾根梁呀?”


黃爭嘿嘿一笑順手指了指祠堂內部。


莫靜梅不得不仔細看了進去,點才發現整祠堂就是一個無梁殿,祠堂裏是沒有實木梁的。


中間那一根掛畫的是後來加上去的,如果依房屋結構,那麽原來的畫就不該是現在的狀況了。


“果然精巧,我去過南京中山陵,那裏有中國最大的無梁殿,整個殿頂全部是複雜的鬥拱結構,那個更久遠些,但這項技術卻失傳了,甚至於現代力學專家都弄不清楚拱頂的受力結構。”


莫靜梅也不敢大意看完之後才發表自己的意見。


“知道就好,其實亭就是古代木建築的一個縮影,也可以說是一基本單位。


亭也是無梁的,但柱卻不少,比如八角亭,整個亭子的結構複雜的不是柱,而是頂,如果把一個山中八角亭放大十倍,那麽就是現在的祠堂了。


隻不過當時在圍徹的時候弄成了現在的四方形,這一點你可以從柱子來看,四個角上並沒有木柱。”黃爭一解釋,大家都好奇的看了看,也不明白黃爭接下來想表明什麽。


“這種中式結構才是正兒八經的櫃架結構。


中國土木的房屋一般都是先把木質框架做好,比如西南省常見的一棵印,木匠師傅一般就是做到上梁為止。


接下來衝牆上瓦這些都是粗活從來不幹的。


這種結場就算遇上地震,牆倒了一般房子結構不會倒,重新修牆就好了。


但這種結構工藝很複雜到後來幾乎沒人可以拆了重新恢複成的。


中國許多古建築的損毀其實就是因為一些不知所謂的專家把自己小聰明用在古人的大智慧上,結果卻是毀了許多文化傳承的東西。


包括考古,別看博物館裏文物眾多,但毀在專家手中的比博物館的還要更多。


我個人覺得整個祠堂在我看來能保持三百多年的就隻有祠堂的木質結構還有祠堂大門了。


其它地方經過幾百年早就修得什麽都不剩了。


我能告訴你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