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起死回生(1/2)

邙山上其實有很多條較大的岔路,都是以前人們用來送葬和守墓的。就是到了現在,一路上我們還看到有一些看起來還完好的廟宇和守墓的房子。


李二狗子告訴我,這邙山上估計還有幾十座古廟,基本上都是以前人們前往邙山祭祀用來歇腳的,大部分都在邙山的北邊。而北邙山上至今還有上百個守墓人,有的是國家文保單位用幾百塊錢一個月請的一些老人,看守一些保護起來的皇家陵墓;有的是一些傳承下來的守護祖先墓葬的守墓人,這些人往往是家族式的,他自己就認識好幾十個,大部分都是洛陽一帶村子裏的老人。這些人與這些盜墓賊很熟悉,隻要你不動他們祖先的陵墓,沒有人會舉報你盜墓,因為盜墓賊大部分都是附近的村民,有時候也會給他們一些好處費。


我們主要是往西邊走,因為這裏沒人管,這些地方不是沒有墓,而是墓非常非常多,都是平民墓,隻是大墓比較少擺了。


就算是這樣,山上也是被挖的坑坑窪窪,那些小墓穴也是被盜的一幹二淨。現在肉少了,這些骨頭也被人啃光了。


我們沿著山腰的路往西走,路上一個人影都沒有,既沒有守墓的,也沒有探寶的,估計這些人都在北邙山的西邊和深山裏。


一路上,到處是探洞,真可謂千瘡百孔,就這個樣子,要找到一個沒有被盜的墓確實很難了。


東邊山上的封土堆很少,基本上都是平的,多是平民百姓的墓地,可那也是古代的百姓啊!在事死如事生的商周、秦漢和隋唐,一般的老百姓扔幾件生活用品,到了現在也是值錢的古董!


李芸香一路數著盜洞“100,101 ……”


李二狗子向大家介紹道,那些墓是他下的,搞到了什麽好東西,聽他說,他在這裏搞得最多的就是玉塊、陶器,有一塊玉最高賣了2萬塊,那是一個富家公子墓。


龍哥在觀察這些盜洞的打法,觀察了一段時間,他不由得發出感歎,這些村民們打出的盜洞,竟然能夠和劉老大的技術相媲美,真的不愧是中國盜墓第一村,盜墓界的祖師爺發跡的地方!


我與他們的關注點不同,我在觀察這裏的風水特點。為什麽西邊大墓少,因為洛水是從西邊往東流,而邙山也是從西邊發跡,然後向東蜿蜒而走,龍脈的穴位當然在東邊,西邊的大墓當然就少了。


不過,這東邊乃邙山發脈之地,支龍也不少,前麵洛水環繞,也有一些好穴可葬王侯。在這北邙山頭少閑土的地方,這些好穴肯定也逃不過那些風水師的眼睛,肯定也葬了不少大人物。


我站在一條支龍的山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