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7章 態度,蕭王的功與過(2/2)

,蕭天耀再不回來,幾十萬大軍拿什麽養?


為了糧草,蕭天耀也要帶兵回京,隻是時間早晚的問題。皇上隻需要耐心的等蕭天耀回來就好。可是……


蕭天耀肯回京複命,並不表示事情就了結了,皇上可以高枕無憂了。相反,皇上要考慮的事情更多了。


首先,蕭天耀回來後,兵權如何處置?


要知道,皇上之前可是奪了蕭天耀的兵權的,後來就算給了蕭天耀兵權,可也和金吾衛無關。


蕭天耀去前線時,金吾衛全部失蹤了。皇上給的兵權裏並不包含金吾衛。後來蕭天耀“找到”了金吾衛,可皇上仍是沒有表態,隻是默許他們的存在,想著等打贏這一場仗再說。


現在,仗打贏了,金吾衛這筆賬怎麽算?


當初金吾衛“失蹤”,這個責任誰負?


現在金吾衛“回來”,以後由誰接管?


其次,蕭天耀將北曆兵馬驅逐出境,立下這麽大的功勞,該怎麽賞?


金銀珠寶?華服美人?


前者皇上都不一定有蕭天耀多,後者蕭天耀不會接受。


至於封王拜相?


蕭天耀已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親王、權臣,皇上還能給他封什麽?封地?在東文弄一個國中國?


這種養虎為患的事,打死皇上也不會做。


除了這兩個難題外,還有一件事讓皇上十分頭痛,那就是蕭天耀在邊境,斬殺中央帝國三位武神,得罪帝國大皇子的事。


“現在中央帝國沒有發聲,並不表示中央帝國不與我們計較。先不說斬殺三位武神的事,就是大皇子那裏,中央帝國也不會輕輕放下。蕭王真是太胡來了,平時張狂也就算了,在中央帝國麵前也如此張狂,隻顧自己出氣,絲毫不顧東文百姓的安危,置東文上下於險地。”


林相將此事說得無比嚴重,並且把所有責任推到蕭天耀個人頭上,完全不去想,蕭天耀會斬殺中央帝國的武神,會得罪帝國大皇子,是因為帝國插手了東文與北曆之間的戰事,蕭天耀是為了保住東文,才出手的。


林相這話代表一種風向,眾位大臣見皇上沒有說什麽,紛紛附和,甚至直接說蕭王爺過大於功,此次不僅不能賞,還因重重懲罰,要將蕭王綁了去中央帝國,任由中央帝國發落。


右相那個老頭子,這個時候倒是厚道,雖然沒有出來蕭天耀說話,可也沒有落井下石,隻是非常公道的說了一句:“這件事,中央帝國並沒有定論,還得看中央帝國怎麽說才是。”


中央帝國態度,才是決定事情走向的最關鍵因素,中央帝國不表態,他們說再多、做再多都是無用,反倒平添笑話。


右相可以說是看著蕭王爺長大的,他很清楚蕭王爺不是一個魯莽的人,他敢挑釁中央帝國必是有倚仗的。


中央帝國的事,他們插手不了,也幹涉不了,不管中央帝國最後怎麽處置蕭王,都不是他們能夠置喙的,他們隻要處理好前兩件事就行。


隻是,其他人並不這麽想,尤其是皇帝……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