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4)放飛自我的鷹號飛船(1/3)

唐躍氣喘籲籲地坐下來,背靠著氣閘室的艙門,仰望百米之外的鷹號登陸器,白色整流罩上的鷹頭塗裝威風凜凜。


鷹號登陸器著實是個大家夥,有差不多四層樓那麽高,由四條粗壯的液壓長腿支了起來,下降級火箭底部一共有四個內埋式收斂擴散噴管,著陸時這四個噴管會噴出每秒數千米的高溫高壓氣體,並提供高達一百二十噸的龐大推力,除了四個主噴管,還有四隻小的遊動發動機,負責維持登陸器的姿態穩定。


如何讓鷹號飛船安全著陸也是個難題,此前人類的航天計劃從未讓這麽大的玩意再入大氣層——除了航天飛機,但航天飛機不需要垂直降落,一般飛船的返回艙都是兩三米高的小東西,最多裝幾個人,重量很輕,結構牢固,用降落傘就能有效減速。


但鷹號飛船不能這麽幹,因為它的體積和重量都太大了,而火星的大氣層過於稀薄,十公裏高度上的火星大氣密度僅有每立方米0.0065千克,相比之下地球在這個高度的大氣密度是每立方米0.413千克,差了六十三倍。


在這種情況下,降落傘沒法提供有效減速,它根本就拉不動這麽一個龐然大物,鷹號飛船再入大氣層時速度超過十幾倍音速,它會呼嘯著從天上劃過,然後在火星地表上摔成一包渣。


這個難題一直都得不到很好的解決,各路方案都因為各種原因被否決。


最後傳奇的加州理工學院JPL站了出來,大手一揮,我來!


噴氣推進實驗室中的一幫技術宅們頂著雞窩,踏著拖鞋,把自己關在房間裏吃了半年泡麵,這群地球上最頂尖的禿頭們消耗了半噸草稿紙,終於拿出了解決方案,他們決定使用降落傘配合火箭反推法減速,並為登陸器設計了重重保險。


這群人把登陸器設計成一個升力體,與傳統的鈍錐形飛船完全不同,它不再采用彈道式再入大氣層,而是在大氣層中進行滑翔,通過長距離的滑翔逐漸減速。


登陸器在一百二十公裏左右的高度進入火星大氣層,這個時候它的速度高達每小時21000公裏,三分鍾後打開腹部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