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日(3)滑向深淵(1/2)

麥冬伸手按下麵板上的按鈕,電腦屏幕上彈出窗口“PsYchoLogicaL test”。


幾秒鍾後,屏幕上顯示:Please plete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女孩深吸了一口氣。


這是一次心理和精神狀態的測試,長期枯燥乏味的幽閉生活會對人的精神狀態造成影響,所以火星登陸任務中每個乘員都必須定期進行心理測試,以往這種測試都由隊醫麥斯威爾主持,不過現在空間站內隻有麥冬一個人,所以她隻能進行自評測驗。


心理狀態與生理狀態同樣重要,在最初幾次的火星登陸任務中,地球方麵有點小瞧了這個問題——羅馬年科曾經在和平號空間站上連續工作了四百五十天,繞著地球飛了五千圈,心理和精神狀態也一切正常。所以地球方麵認為用已有的空間站長期任務經驗,就足以應對火星登陸。


但後來事實證明地球空間站和火星任務是兩碼事,太空遠航對人的心理顛覆超出了他們的想象。


獵戶座一號與二號在最初的幾次任務中,不約而同地出現了宇航員的心理問題,最嚴重的一次是獵戶座一號飛船的第三次飛行,在返航途中,美籍載荷專家約翰·楊患上了抑鬱症,完全無法正常工作,甚至一度試圖自殘,回到地球後就住進了醫院。


用約翰·楊的話來說,“當你完全脫離地球軌道時,你會覺得自己正在滑向深不見底的深淵。”


後來的火星任務就開始強製要求乘員們進行定期的心理測驗,把心理健康與生理健康提高到同等的重視程度,隊醫也必須具備心理醫生的資質。


同時在選拔隊員上也更青睞唐躍這種人。


麥冬的心理狀態一直都很穩定,她對宇宙深空的好奇心壓過了恐懼心理,這姑娘自小就是看著星星長大的,父親在麥冬十歲生日那天給她買了一台200mm的反射式天文望遠鏡,小姑娘每天晚上都在自家陽台上看月亮看土星,她很小就沉迷於宇宙的博大與寬廣,這種幼時就深埋進心底的向往,是促使她參加火星計劃的最初誘因。


“,you will see an image,please follow the instrus.”


麥冬點擊著屏幕上的按鍵,依次作答。


測驗一共上百道題目,涉及到各個方麵,並非單純的心理測試,它還包括一部分數學和物理計算題目,對乘員的精神狀態,思考邏輯乃至思維敏捷程度進行考察。


“麥冬,大便我們已經攪拌均勻了!”某個掏糞工的聲音在耳機中響起,這話聽上去真煞風景。


“接下來該幹什麽?直接把種子埋進來嗎?”


“不。”麥冬一邊操作麵板上的按鈕,一邊回答唐躍的問題,“這是最後一步,在此之前,我們還有很多工序要進行……接下來我們要讓肥料發酵。”


“發酵?”


唐躍和老貓都一怔。


“你知道堆肥麽?”麥冬問,“高溫堆肥。”


“聽過。”


“在一般情況下,人畜糞便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