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日(1)宇宙盡頭的廁所(1/2)

孤陽再一次從曠緲的荒漠上升起,唐躍搬完了電池板,坐在電池農場裏,眺望遠方荒蕪的大地。


這讓唐躍想起了塔克拉瑪幹沙漠,當初訓練時他和老王去過羅布泊,那裏大概是地球上環境最接近火星的地方了,兩人在沙漠中搭著帳篷仰望星空,由於遠離人煙,頭頂上是宏偉而璀璨的銀河,銀河之下老王指著大漠說你知道彭加木麽?彭加木就是死在了這裏。


唐躍當時試著想象一個滿是荒原的星球,但作為一個地球人,他很難想象什麽樣的沙漠會大到走不出去。


現在他親眼見到了真正無邊無際的荒漠。


“唐躍,番茄種子我已經全部撈出來了。”耳機中傳來老貓的聲音,“正在晾著,狀態良好。”


“老貓,你有沒有讀過《銀河係漫遊指南》這本書?”唐躍問。


“道格拉斯·亞當斯寫的那本?”老貓說,“我能給你一字不差地背出來,三十種語言不帶重樣的。”


“《銀河係漫遊指南》這個係列中,有一本字叫做《宇宙盡頭的餐館》。”唐躍說,“你說我們算不算是宇宙盡頭的餐館?”


“問題在於我們也不是餐館啊。”老貓搖搖頭,“就昆侖站這條件,隻能叫宇宙盡頭的廁所——在yǔ zhòu huǐ miè之前,撒泡尿再走吧,免得路上尿急。”


唐躍翻白眼。


“我隻是說昆侖站很孤獨而已,我坐在這裏這麽看著它,覺得它好像能這麽一直屹立下去,屹立到世界終結。”


“不還有鷹號飛船在陪著它麽?”老貓說,“這倆貨應該相看兩不厭,一直互相看到世界末日。”


唐躍扭頭望著遠處的鷹號飛船,下降級仍然穩穩地佇立在那裏,就連唐躍也不知道鷹號飛船還能屹立多長時間,它由高強度的複合材料與金屬構成,這些材料的瓦解需要極其漫長的時光,在鷹號飛船倒塌之前,它肯定就已經被風沙掩埋了。


被掩埋之後,鷹號飛船仍然將長久地佇立下去。


“你知道Khodovarikh氣象站和斯拉瓦的故事麽?”老貓問。


“那是什麽東西?”


“它曾經是俄羅斯伯朝拉河邊的一座氣象站,位於北極圈內,那是世界上最偏遠的氣象站,它距離最近的城鎮都有直升機飛行一個小時的路程。”老貓說,“斯拉瓦是氣象站中唯一的一個觀察員,他在那座氣象站內工作了十三年,唯一和他作伴的就是一隻鸚鵡。”


唐躍愣了一下。


“後來有一位攝影師去Khodovarikh氣象站拜訪了斯拉瓦,那是在2014年,斯拉瓦當時已經是個六十多歲的老人了,攝影師驚訝地發現氣象站內的時間仿佛定格了——牆上貼著蘇聯時代的牆紙,沒有電話沒有網絡,斯拉瓦使用摩爾斯電碼與外界聯絡。”老貓接著說,“那根本就是一座與世隔絕的孤島,隻有一座舊燈塔,一個老人,和一隻鸚鵡。”


唐躍想象著一個老人守著漫漫的長夜,坐在昏暗的燈光下聽著收音機中的廣播,與繁華喧鬧的外界遙隔冰天雪地千山萬水。


在某些事物身上,時間總是流逝得很慢,光陰無法留下痕跡,比如說老人,比如說墓碑,在北極圈內甚至連晝夜更替也很慢,在漫長的極晝和極夜裏,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