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日(1)地球生物進化史(1/3)

“你猜猜我瘦了多少斤?”


“三十斤。”


“很遺憾,猜錯了。”唐躍低頭看了一眼體重秤上的數字,“我隻減輕了二十九斤。”


老貓翻了翻白眼,“這有什麽區別?你再拉一斤屎,不就減輕了三十斤嗎?”


“你信不信我現在還能舉起五十公斤重的東西?”唐躍撩起身上的袍子,屈起胳膊,努力鼓起手臂上的肱二頭肌。


沐浴在OGS機櫃溫暖的春風下,唐躍又回歸了古羅馬人的生活方式,穿著褲衩子,披著輕薄的袍子。


當初溫控係統故障的那段時間現在回想起來簡直就是噩夢,唐躍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麽熬過來的。


“反正這鬼地方的重力不到地球的百分之四十,地球上五十公斤的東西在這裏也隻有十九公斤重。”老貓說,“我建議你不要嚐試搬動那座櫃子,以免砸傷了腳背,如果骨折了會很麻煩,我們藥物不足的……你要意識到你現在的骨質疏鬆得跟六十歲的老大爺差不多,老大爺就不要拿自己的身體開玩笑了。”


長期生活在低重力環境下,再加上嚴重的營養匱乏,人體運動係統會受到非常嚴重的影響,肌肉萎縮,鈣質流失,算算唐躍已經在火星上獨自待了兩百七十天,盡管他一直以來嚴格地執行體能訓練方案,但體重依然下降了三十斤。


他本來是個體重一百四十斤的人,現在體重隻有一百一十斤,兩側肋骨都能看到了。


“你得注意,不能再讓自己的體重降下去了,如果你的體重低於九十斤,那麽可能會帶來非常嚴重的後果。”


老貓目視電腦,敲擊著鍵盤,屏幕上是打開的文檔,密密麻麻的字跡。


“貓先生,在地球的曆史上,什麽因素會決定生物的體型大小?”麥冬問,她正在閱讀生物進化係譜,為地球的曆史作傳也是她和唐躍的目標之一,“我正在看過去幾億年生物進化的曆程,發現一個很顯著的特點,就是動物的體型在周期性地波動。”


“體型大小?”老貓想了想,“這個影響因素很多,包括大氣中的氧氣含量,環境溫度,食物豐度,以及動物本身所處的生態位,舉個例子來說,三億多年前的石炭紀,那個時期的節肢動物體型普遍是現代的十幾倍乃至幾十倍大小,比如著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