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大唐風流 > 章節內容

我的書架

第134章 不露痕跡(1/3)

這一日,正逢二月望日。按照武周從大唐繼承過來的規矩,今天是大朝會日。


大唐建立之初,是每日早朝的。直到高宗晚年,由於怠政加上皇帝本身身體也不好,就改成了兩日一朝。武周沿襲了這個規定,逢單日早朝。


朔望日的早朝比起平時的早朝,規模又要大了很多,凡是在京的九品以上職事官、前周和前隋兩朝繼承爵位的親王、折衝府在京城裏當番的五品以上將校都要參與。可以說,朔望朝集中了幾乎在京的所有官員。


自從萬象神宮修建完成之後,武則天便將早朝的地點選在這裏。萬象神宮就是武則天明堂取的名字。


作為神都城內第一高樓,這座萬象神宮威武氣派自不必說,內中陳設更是金碧輝煌。若是不知道內情的人看了這番氣派,很難想象這背後還藏著那麽多的故事。


想當初,自從漢武帝建明堂以彰功績之後,曆代不少君王都想過效仿,這其中就包括武則天的兩位夫君唐太宗李世民和唐高宗李治。由於漢武帝時期的明堂圖紙早已失傳,學術界各派對於明堂到底是怎麽樣一個樣子爭論不一,爭論了很多年,直到把兩位皇帝都爭死了還沒有得出一個結論來。


武則天踐祚之初,也興起了建明堂的念頭。她倒是快刀斬亂麻,也不管學術界是怎麽樣爭論的,按照自己的意願選了一張圖紙就開始建。而她選的總建造不是別人,正是她第一個麵首薛懷義。


薛懷義這廝不是省油的燈,利用這監造的機會中飽私囊、為所欲為自然是少不了的。可沒有想到,當他把明堂建完之後,又因為和武則天的一次爭風吃醋,竟然一把火把建好的明堂毀之一炬!而他本人也因此付出了性命的代價。


後來,明堂很快重建完成,一代女皇也終於得以登上明堂,體會那俯瞰眾生的感覺。


萬象神宮的大殿極為軒敞,而萬象神宮周邊的建築則像是一座巨大的穹廬一般,將整個大殿籠罩在一片閃耀的金光之下。早早的,無數的大小官員便聚集在大殿之內,等待著皇帝的降臨。


不得不說,踐祚之初,武則天是極為勤政的,她甚至創造出過一年之內接見了一萬多名洛陽百姓的記錄。這在中國的皇帝履曆表上,絕對是空前絕後的,即使是以親民著稱的宋朝皇帝,也沒有誰把這事做成這樣過。


隻是,隨著年齡的增大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