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大唐風流 > 章節內容

我的書架

第140章 自取其禍(1/2)

“自比石勒?”


來俊臣還真是有些不記得有過這回事了。即使他記得,也不會把這當回事。在他想來,自己殺人放火、橫行霸道的事情沒少幹,武則天都沒有把他怎麽樣,哪裏會因為一句不經意的話殺了他呢?他覺得,王循已經是黔驢技窮,開始耍賴了。


當然,即便如此,來俊臣也不可能遂了王循的願,他還是很堅決地予以否認:“陛下,王循這是血口噴人,臣不認識什麽石勒,更不會把自己比作他。”


“哦!”武則天的眼睛微微地眯了一下,雙眸中射出一種莫名的光芒,帶著點若有若無的不耐煩,她淡淡地說道:“王愛卿,朝堂之上,是個講理的地方。你可不能因為一己私隙,而誣陷朕的大臣哦!”


聽得此言,來俊臣頓時喜笑顏開,他能明顯感覺到,武則天還是向著自己的。隻是,剛剛他表演的還是“哭”,若是這時候立馬陰天轉晴、笑逐顏開的話,未免太快。他連忙低下頭去,極力掩飾自己的得意。可是他這番表情,卻逃不過武則天那雙看似渾濁,實則無比銳利的眼睛。武則天的眼中,也有了一絲疑惑之色。


王循胸有成竹地說道;“陛下,微臣所言,句句都是實情,微臣有一個人證,已經在宮門外等候多時,懇請陛下讓臣的證人進來,一對質便知實情。”


“哦,愛卿還有人證?”武則天似乎也被他勾起了一點興趣。


“正是!”王循道:“此人名叫衛遂中,是來俊臣從前的鷹隼!”


“啊,衛遂中?!”聽見王循這話,場中不少的人都失聲喊了起來。大家都知道,衛遂中素來是來俊臣手下第一號打手,對來俊臣忠心耿耿,為來俊臣東撕西咬,結下了不少的冤仇。沒有想到,此人竟然會成為王循的證人。


就算以徐有功的磊落鎮定,聽說這證人竟是衛遂中的時候,也是一臉的震驚,轉過頭去,帶著一臉的疑惑看著王循。他十分的疑惑,這衛遂中是他先前準備好的人證,當時他來答應得好好的,怎麽這會子卻會成為王循的人證呢?


不過,徐有功究竟不是那種小肚雞腸的人,既然衛遂中和王循合作也是為了對付來俊臣,目標無誤,他也就沒有往心裏去。


而來俊臣聽見“衛遂中”三字的時候,也是忍不住呆了一下。隨即,他便放聲大叫怒吼起來:“王循,你胡說,衛遂中怎麽可能背叛——”


不待他說完,望向那冷笑一聲,道:“來俊臣,天子殿前,請你注意你的言行舉止。這大殿之內,可有這麽多的侍禦史在看著你呢,你可不要讓他們為難才是!”


自從十三年前的光宅元年,武則天廢中宗皇帝李顯之後,便將禦史台,也就是現在的肅政台分成左右二台,從此二台之間有了明確的分工。左肅政台下轄的禦史稱侍禦史,是監察在朝百官的;而右肅政台下轄的禦史稱為監察禦史,每年春秋兩季都要分批派出去監察地方的。


來俊臣曾經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官居主管左肅政台日常事務的左司憲大夫,在左肅政台裏很是安排了一些親信,以至於如今朝內的侍禦史大多都是他的親信。王循這麽說,在諷刺來俊臣君前失儀之餘,也是諷刺那些侍禦史們屍位素餐,對來俊臣的囂張態度不聞不問。


武則天當政之初,為了收買人心,封官極濫,以至於有了“補闕連車載,拾遺平鬥量,把推侍禦史,腕脫校書郎”的民謠。因為拾遺、補缺、侍禦史都是言官,本身並不需要多大的本事就能當,最不濟的也可以站在朝班上當木杆;校書郎則純粹是吃閑飯的(典型的就是王昱)。


所以,要這些吃閑飯的人在皇帝麵前彈劾一手提拔自己的來俊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可是,當聽見王循絲毫不留情麵的諷刺,這些禦史們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