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大唐風流 > 章節內容

我的書架

第176章 道別(1/2)

第二天一早,高延福就讓張閑把大家聚集起來宣布旨意。


這一下,張家上下可真是忙壞了,雞飛狗跳了半天,香案擺好,黑壓壓的一大群人也跪好,高延福便從禦書匣中請出製書念了起來。


其實,這製書的內容,張易之已經知道了,就是將這次張家得到庇蔭的兒郎封為遼山縣尉員外同正,然後就沒有其他內容了。


盡管念諭旨的時候猶皇帝親臨,聆聽著都需要格外的嚴肅認真,不得喧嘩,但還是有些人沒有忍住訝異,驚呼了出聲。


從九品的縣尉?還員外同正?這在官員滿天飛的大周,還算是個官嗎?離鄉背井的去當這種官,還不如在家裏舒舒服服地當著自己的公子哥呢,吃喝玩樂少不了,還不必為公務操心。還有,箕州那地方瀕臨北京府,如今大周和契丹人正在離北京不過幾百裏外的地方大戰,萬一官軍要是輸了,契丹人打過來,可怎麽辦?


一想到這一層,不論是張家的那幾名公子哥還是他們的父兄都感覺自己先前的行為實在不值,就為了這麽個破爛官兒,值得爭麽?更有甚者,甚至忖道:“武皇如今果然是老了,囉嗦了,連封這麽個小小的官兒,都要通過正兒八經的製書。此例一開,以後那些舍人們除了寫封賞製書,恐怕也就沒時間管其他事了。這恐怕還都遠遠不夠,鳳閣大概是要擴編了,鳳閣舍人至少要擴張一倍才行。


待得張閑接過製書之後,眾人才漸漸散去。


而就在此時,高延福居然向張閑道起別來:“張公,蒿惱一夜了,實在過意不去,咱家公務繁忙,馬上就要啟程回京了,在這裏就向你道別了!”


此言一出,眾人都是愕然不已。震驚之餘,還是老頭子張閑率先反應過來,笑道:“高內伯以公務為要,盡忠職守這是好事,老朽本不應該多加挽留的。不過,大家一路上車馬倥傯,旅途勞頓,總該歇息一下,才好上路。若是片刻也不逗留,未免拂了聖皇她老人家對臣下的一片體貼之情,還望高內伯多加思量。”


一旁的高力士也連忙慫恿道:“是啊,幹爹!咱們昨天才到,今天就走,豈不顯得太過匆忙了!”其實他不為其他,隻是這幾天以來,和張易之、小月兩人的關係處得十分融洽,小孩子心性,難免不舍。而且,張易之所講的《搜神記》故事正在高潮之上,他聽得如癡如醉,隻要稍微尋著一點餘暇便去找張易之講故事,若是這樣一個故事就這樣“太監”了,對他這樣一個小孩子真是無比大的打擊了。


高延福對於高力士那點小心思豈有不看在心裏的。不過,高力士的這點因素顯然不會再他的考慮範圍之內。


“力士休要囉唕,我作這個決定,自有我的道理,你就不要多言了!”高延福堅決地說道。


倒是張易之一直沒有開口挽留。一則他從來沒有把自己當張家的主人,自然沒有權利挽留高延福。二則,經過這些天的了解,張易之知道高延福對於武則天的那種畏懼,已經是滲透到骨子裏了。他不會敢於去做任何惹武則天猜疑的事情。而和豪門大族過往太過密切,對於宦官而言,無疑是極為忌諱的事情。而且,高延福的這一趟出使,肯定是早有回宮期限的,若是在張家多呆一日,沿途在地方上刮地皮的時間就少一日,這對於他來說,也是一種很大的損失。


張閑看得高延福執意要走,便名人端來了一些金子作為酬謝,而沿途中一直表現得極為貪婪的高延福這一次卻是義正詞嚴地拒絕了:“張公,聖上選咱家作為宣諭使,是對咱家的信任和厚愛。咱家自然也要回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