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大唐風流 > 章節內容

我的書架

第417章 玉書獻計(1/2)

張易之此時對這位崔刺史的印象,真是很不錯了。不管此人本事如何、為官是否清廉,可以肯定的一點是,他在防範突厥的問題上,十分的用心。應該說,張易之這一路上也見過不少的地方官員,大多數都是定州刺史那樣的馬屁精。要麽就是那故作清高,要和張易之這種“靠裙帶關係”升官的人劃清界限的。隻有崔玉書對張易之顯得頗為親近,卻沒有阿諛奉承,同時,對自己份內的差事,也極為熟悉。


“崔使君有話,但講無妨!”張易之道。


“將軍,下官曾經數次向朝廷獻計,對付突厥人,單單是用兵,並不足以成事,還要多用權謀之術,這比用兵,效果也不會差了多少。”崔玉書道。


張易之神色一動,道:“你的意思,莫非是反間計?”


“將軍真是個明白人!”崔玉書道:“其實,突厥人的內部鬥爭,比我們大周還要強烈幾分,隻是他們那裏生存條件惡劣,仇人之間也不得不放下彼此的仇怨,一致向南侵擾。隻要他們稍稍有了點安逸,舊日的矛盾定然爆發,而若是我們大周從中煽風點火,不怕不能坐收漁利啊!”


張易之恍然地點頭:“崔使君此言甚是。我想,你找我說這話,是希望我幫你將這番話上達天聽吧!”


崔玉書道:“將軍英明,和您這樣的人說話,真是太省力了。其實,下官也曾多次上書,一概沒有音訊,也曾多次找過一些朝中大臣,大家對下官的計策,並不重視。哎,想不到將軍隻聽了下官說一遍,便如此熱心,真是令下官感懷哪!”


張易之笑笑不語。他知道,突厥人的問題,素來都是大周這些年以來,極為敏感的一個問題。大臣們這些年以來,一直被酷吏壓製,哪敢在這個問題上發表意見!有些話,說的時候痛快,一旦計謀失敗,追究起來,就不好玩了。所以,大臣們不願蹚渾水,也是情有可原的。


現在情形不一樣了,來俊臣死了之後,朝廷裏的恐怖氣氛早已一掃而空。張易之本身身份也足夠特殊,至少目前,他可不需要怕有人對他針對他。所以,他可以管這件事,而且完全可以肆無忌憚。


不知道是想起了什麽,崔玉書的臉上忽然泛起一抹神秘的笑容:“將軍你可知道,其實關於這次與朝廷結盟的事情,突厥內部也是有矛盾的。”


“哦——”張易之聽得這話,興趣越發的濃了。畢竟,這事情和他本身是息息相關的,而且,他也有些好奇,大周那邊答應了突厥人如此苛刻的求和條件,他們為何還要有矛盾呢?


“最初,突厥人一致的意見,就是和契丹人聯合在一起,對我大周的北方疆域進行劫掠。後來,默啜不知道怎麽,忽然改變了主意,想要試探一下我大周的誠意,就列了那幾個條件,命人來和大周談判。當時,包括暾欲穀、闕特勒等人在內,很多人都對此大加反對。不過,默啜這次卻是罕有地不給暾欲穀一絲一毫的麵子,堅決和大周談判。後來的結果,想來張將軍也知道了,就是大周出人意料地答應了那幾個條件,這對於默啜來說,簡直是意外之喜。他雖然素來有饕餮的胃口,這一次卻是心滿意足。不過,暾欲穀等人似乎還是對結盟之事並不熱心。所以,依下官看來,這次和親恐怕不會一帆風順,張將軍要小心才是啊!”


張易之聽得又驚又喜。他驚的是,若是突厥人當中有很多反對和親的,這次的事情,恐怕真的要生出不少波折來了。到那時候,這和親團的安全,就難以保障了。他所喜的,是突厥人內部矛盾重重,如果能想辦法勾起他們內部的矛盾,說不定真的能把這看起來極為強盛的一個汗國重新變成大周直接統治下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