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大唐風流 > 章節內容

我的書架

第533章 決定(1/2)

“第一條路,就是隨我回我的部落。當然,我也知道,你們都是狼神的兒子,在我的部落裏麵呆著無所事事會很難受。不過,你們其實是有事可做的。現在,我和你們一起反出來了,默啜定然不會再相信你們的父親當年的老部下,一番清洗在所難免。這種清洗,恐怕還是要流血的。若是你們能站出來,把這些人爭取過來,雖然暫時還無法和默啜抗衡,假以時日,也未必不能達成心願。”


連特勒靜靜地聽著,沒有插話。聽到這裏的時候,他點了點頭。原本,他隻是考慮到以自己的身份前往刺兒黎的部落,會比較尷尬,卻沒有想到,這其實隻是一個權宜之計,若是能借此聯合起一些骨咄祿大汗的老部下,事情還是有所為。


闕特勒卻搖了搖頭,插了一句:“這條路恐怕難行。默啜此人的權術,我們是見識過的,實在不是常人所能及。這次刺兒黎叔叔的事情,隻是打了他一個措手不及而已。相信,以他的本事,還是可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收拾除掉其他父汗當年的舊部。”


“說的不錯,這條路,其實就是看運氣罷了。真正要往這條路上走,實在需要太大的決心,還需要運氣。一旦默啜如闕賢侄所說的很快平息掉黑沙城內的亂狀並且消滅掉骨咄祿大汗的舊部,你們再想報仇,就太渺茫了!”


“那麽,刺兒黎叔叔的第二條路是——”連特勒問道。


刺兒黎沒有說話,隻是用馬鞭指了指遠方,然後回過頭來,深深地看著這一對年輕的兄弟。


“刺兒黎叔叔的意思,這第二條路是投靠南朝?!”饒是以連特勒的沉穩,甫一悟出刺兒黎這話裏的意思來,也不由得失聲。正如大周百姓對於北方的夷蠻有著一種天然的鄙夷一樣,北方的突厥人對於文弱的南方人,也是一樣的不屑,要他們去投靠南朝,實在是很難的一件事。


“默棘連賢侄,你覺得這個建議很差嗎?”刺兒黎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從他的一係列神情來看,他也是不敢輕易提出讓連特勒兄弟去投靠大周的。賣國投敵,在南朝固然是一個令人鄙夷的決定,在國家意識還沒有那麽濃烈的突厥,也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隻是嚴重程度沒有那麽大而已。


連特勒頓時啞然,沉默了半晌,他才勉強說道:“我畢竟是咱們突厥汗國滅國以後重新建國起來的骨咄祿可汗的兒子,一旦投了敵國,恐怕突厥的父老也難以原諒我們。再說,以我們的身份,一旦投了大周,榮華富貴自然是不在話下的,也不必擔心有朝一日默啜會殺到我們的帳前。不過,我們報仇雪恨的機會也會同時消失,每當聽見仇人在遠方逍遙快活的消息,縱使身邊有醇酒佳人,人生也是無趣得很哪!”


刺兒黎搖頭笑道:“想不到賢侄你還這麽幼稚,可笑啊可笑!咱們突厥赤貧,百姓們自從出身之日開始,隻會為了生計而發愁,哪裏管得了你那些是是非非。不說以前,就是現在,大周的軍中,也有不少的突厥人,其中還有一些根本就是你們阿史那家族的嫡係子孫。他們這些人在戰陣之間遇見咱們突厥人,還不是一樣猛力向前,就像累世的仇寇一樣,你又看見誰指責他們了?”


“當年大名鼎鼎的阿史那社爾大將軍,想必你們也聽說過,他本是頡利可汗的兒子,他父親當年被大唐的太宗皇帝所擒,囿死於長安,他自己也曾屢敗於李世民之手,後來還不是投降了李世民,並且成為他最為忠實的大將之一。李世民死後,他第一個請求自殺陪葬,雖未得允可,卻也得到了死後陪葬在昭陵的殊榮。這位將軍‘為虎作倀’,幫助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