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大唐風流 > 章節內容

我的書架

第537章 我就是張易之(1/3)

張易之做出這般猜測,是因為他從這契丹將領的反應中,推測到另外一個可能,那就是這附近有漢人的軍隊。若是不然的話,以契丹人的凶悍,不會對自己這一隊區區幾個人如此投鼠忌器。就算現在殺漢人,對於他們來說,是忌諱。就這麽幾個人,盡數殺掉滅口,也不是很難的事情。


從張易之的角度而言,大抵可以說,隻要打發掉了眼前的這群人,很有可能大家立即就安全了。


對於這契丹將領說李香兒是叛徒的事情,張易之是不以為然的。他前後曾經兩次遭遇李香兒,第一次李香兒在謀劃偷襲太原,第二次她在圖謀抓捕武顯,兩次她都是盡心盡力,給張易之製造了很大的麻煩。甚至可以說,若非張易之運氣實在是很好,兩次都很有可能在李香兒的手下斃命。


如此一個為了本族的大事竭誠盡瘁的人物,又怎麽會是什麽叛徒呢?況且,她還是李盡忠的女兒,契丹的公主。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就算整個契丹民族的其他人都背叛了,她也沒有理由背叛自己的民族。


當下,張易之笑了笑,道:“這位將軍,你大概是搞錯了吧,這位小娘子,我是識得的,她乃是你們契丹無上可汗的女兒,名副其實的公主,她又怎麽可能會是什麽叛徒呢?”


周圍的那些武士都有些不耐煩起來,嘴裏發出一陣“荷荷”的怪叫聲,顯得殺氣騰騰。倒是那年輕將領聽得說張易之竟然認識李香兒,頗為意外,更是料定了張易之不是尋常人物。他顯示出罕有的耐性,解釋道:“這位公子有所不知。當初我們大元帥派李香兒前往大周境內進行接應,準備偷襲太原府,就是因為她和當地一個叫做張易之的官員發生了苟且隻是,導致事情敗露,整個大計也功敗垂成。這倒也罷了,後來大元帥讓她戴罪立功,前往房州劫取大周的廬陵王。不想,她再次遇見了那個張易之,竟不顧體麵,拋下廬陵王不管不顧,一心撲在那張易之的身上,再次導致了這件大事功敗垂成。回到鬆漠之後,大元帥發現她懷孕,便知道她所懷的,乃是那個漢人的孩子,考慮到她本是無上可汗的女兒,大元帥倒也沒有特別的責罰於她,隻是命她把孩子打掉,不想她非但不願聽從,反而私自逃走,並把這孽子給生了下來!公子,你說說,她這般行徑,不是我族的叛徒,又是什麽!”


這番話一出來,幾個人看向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