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不歡而散(1/3)

我喝了一大口熱水,那水還真有點燙,燙的我忍不住“嘶嘶…哈哈…”了幾下。


老鄭說:“好樣的,老弟。我們都幹了!”


他一口喝完了。


羅曼麗和小郭也都喝完了。


大家吃菜。我繼續向他們解釋一下當前監獄的政策和工作方式。我說:“監獄是國家機器,是刑罰執行機關。以往大家的印象,監獄就是高牆電網,犯人手銬腳銬,衣衫襤褸,鐵窗相隔,滿身傷痕。那是我們電影看多了,多數是國民黨的監獄或者是日本人的監獄關押共產黨員的方式方法。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一說到監獄,大家自覺不自覺的就會有這樣的聯想。


其實不然,自從解放以後,監獄在共產黨的領導下,實行的是懲罰與改造相結合,重在改造,給犯人以出路的人道主義。


遠的不用多說,共產黨的監獄成功的改造了末代皇帝溥儀,還改造了一大批國民黨戰犯,讓他們走向了新生,成了有用於社會的人才。


1981年公安部在北京召開‘八勞’會議,從大政方針、政策方法、生產勞動、實行人道主義、社會配合和隊伍建設六個方麵,對新中國成立30多年來勞改工作的基本經驗進行了總結,並科學地分析了當前押犯構成的新變化、新特點,提出了對犯人加強教育改造,把監獄辦成特殊學校的新政策,新方針。


工作方式方法上,要求幹警對犯人實行‘三個像’、‘六個字’的指導思想。


具體的說:‘三個像’就是:對待犯人像父母對待有錯誤的孩子,像醫生對待病人,像老師對待犯了錯的學生。


孩子不聽話,父母可以打罵,但我們不可以,隻能教育。


醫生對病人患病嚴重的要開刀,截肢等手段治療,但我們對待犯人的錯誤隻在有暴力危險的時候才能關禁閉。當然如果危害到他人性命時,可能也要動用電警棍甚至動槍。


老師對待學生好理解,教書育人。我們也在利用各種方式,對他們進行法律,法規,思想道德教育。還辦了文化,技術等學習班。提高他們的文化水平和勞動技藝。


所以,在這所特殊學校裏,不會遭罪。劉洪軍犯了錯被關禁閉,也是對他的一種教育方式。羅局,你兒子隻要認個錯,表示改正,很快就會放出來,不必過於擔心。”


老鄭說“聽老弟一席話,我也長知識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