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一個服刑員,一個洗白人(1/2)

哥哥的問題提出來,衛衝已經能流暢地回答了。


“這群外來人,其實是以一個姓顧的家庭為主的。其他的幾家人,跟姓顧的這家多少沾親帶故,有堂兄弟,有表姐妹,還有熟悉的鄰居或同事。”


顧家人一共就兩家,堂兄弟關係。


其中又以老大家正值壯年的顧長河為主,顧長河本人三十多歲,原來是一家華東貿易進出口公司的小老板,在海嘯來時,及時倒了幾個集裝箱的貨,帶著家人逃了出來。


他們是在半路上打聽到了吳隊長所在的遷徒隊伍,追著跟來到了福城安置的。


顧長河的遠見和敏銳洞察力,讓他們比其他族親更早占據了有利資源,這兩年日子過的雖不輕鬆,但也比後來投靠的表親家要好很多。


顧長河的父母健在,母親身體不太好,父親還是有資質的監理師。他自己憑著手上的資源,倒買倒賣,一路過來,也在種植園謀有差事,把自己的堂兄弟們也安置得很好。


“這事兒,我是去喬主任那邊打聽的。喬主任給我介紹的分管人事的叔叔,把資料都給我拿出來了。顧長河之前的物資清單,公司資質證明,都是有原件正本的,不是複印,也不是找什麽人寫的材料公證,按指印兒的說明書。比較實誠了!”


“我也去他之前住的安置問過顧家人,都說為人還不錯,比較講理。他母親身體不好,時常需要找藥,為此還去醫院賣過血。”


這樣孝順的人,心腸不會太壞。


中國古來將孝道放在德行首位,也是有相當依據的,這一點完全可以做為參考。


“他們家年齡最小的,是他姨媽家的一個小姑娘。今年大概十歲,聽說是海嘯時被淹過,全家為救她死在麵前,打擊太大,精神不好,成了啞巴。也一直在找醫生治療,隻是咱們內陸這邊對這種心理方麵的病症不是很擅長,就一直待在家裏,也不怎麽出來。”


還是那句話,家裏有老有小,不拋棄,不放棄,為家人辛苦努力的人,總不會壞到哪裏去。


夏可蘭和衛海洋對視一眼,算是對這群人的核心人物的為人和家庭情況,放了點心。


衛海洋還是提出疑問,“那雷浩和馬超,又是什麽人?”


衛衝神色嚴肅了幾分,“雷浩是顧家的救命恩人,馬超是顧長河的朋友之子,算是世侄,代為照顧的。”


如此說來,一個是恩,一個是親,都不簡單了。


“雷浩的身份有些問題,在人事檔案那邊全是手寫和旁人驗證的,沒有任何身份證明資料。馬超也一樣。”


很顯然,這兩人身份遺失,在當下網絡癱瘓的情況下,查不到資料,相當於成了不清不白的黑戶。


而官方基於災害影響,老百姓流離失所遺失有效身份證明的情況,也給予了一定的寬大處理方式,這裏就存在很多的渾水摸魚的情況了。


但這世界上沒有不走風的牆,時間久了,總會露出些馬腳,流出些傳聞的。


衛衝在徐隊長的兩次行動中,還有陸靖宇的帶隊組織中,再從吳隊長那裏掏摸了些江湖技巧,在思考分析問題時,思路更廣闊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