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章 造船大行動:朵寶八歲啦(1/2)

這消息送到指揮中心時,大領導還不知道這事兒,便是一個頭兩個大。後來讓人一打聽,才知道是吳隊長給先斬後奏的,便將人請來喝茶了。


大領導發了頓脾氣,“老吳,你怎麽能想出這種餿主意?家家都造個船,這成嗎?這麽短時間,造出來的船能頂什麽用?來個浪頭洪水,就得閃架子!”


吳隊長卻道,“老板,你不知道我從小就是在漁船上長大的吧?我爺奶那代,一輩子都住在船上。一般的窮苦人家,也沒來多好的船木打造自己的船。咱們遷徙時間最長不會超過三個月。我看他們打的木頭,還是從水裏撈起來直接做陰幹的,這木頭質量比起當年我爺奶的船木都要好。”


“你不讓大家帶家當,隻提一個行李箱上船,這不是搬家,這是逃難呢!”


“之前的地震就把人心都震散了,現在能給他們找個希望,多些念想,有什麽不好。”


“本來世道就不好了,活著都是受罪。可是多一些盼頭的罪,也比沒有盼頭要好得多。你說是不是?”


文區長歎氣,旁邊的參謀員卻想得很清楚,幫著吳隊長分析了當前的民情民意問題。


“過去的追不回,未來隻有恐懼。你讓他們眼下有事兒幹著忙著,也比遺憾恐懼好得多。”


最後,指揮部找了一堆船塢專家,根據民情需求,設計了可供小倆口,及一家三到五口人員使用的船型設計。


設計稿出來了十幾套,經過反複研究論證後,終於定下了兩套船型、共4套方案供選擇。


隨即,設計稿公布,所有人都很高興,先忙著回去組隊了。


畢竟有的人是單身,有的夫妻看中三五口的大船也可以跟單身人士或三口之家組隊。


於是,在夏季汛期到來時,整個營地都開啟了轟轟烈烈的造船行動。


這邊的營地動了,附近的幾個營地自然不能落後。


對於華夏人來說,一旦什麽事情成為風尚,那麽相關的產業鏈也會很快的完善起來。


很快,夏可蘭這邊的木料加工點變成了“木料加工廠”,而官方組建了麵向家庭的小型造船廠。但很快,人們學會了技術,開始自組工隊。或者從其他營地請來專家,幫忙做設計和建造。


這是天災的第九年。


朵寶的八歲生日,就是在一片木料味中度過的。


--


八歲的朵寶,長得高挑苗條,儼然是個漂亮的小女生了。輪廓間已經有媽媽的嬌美,臉龐隻有五分神似,但那雙澄澈明亮的眼睛更像衛海洋。


夏琴私下裏都覺得驚奇,血緣是人類難以割舍的,可是這天長日久的相處與親昵,也會創造另一種奇跡。


現在再沒有人想過朵寶和衛海洋之間是繼父女關係,兩人臉貼臉笑在一起時,就同親父女一樣,有了一種特別的神似感。


小姑娘已經長到快一米二的個頭,跟喬家兄妹站在一起,都看不出來太大的年齡差了。


今日姑娘到學校打了一頭,就請假回了家,悄悄做了一頓自己拿手的大餐,裝在籃子裏,提到了爸媽正忙活的工地,就在木料加工廠後岸邊新搭起來的造船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