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武裝回明 > 章節內容

我的書架

第二百七十章 硝煙再起(2)(1/4)

而依據洛陽城的城防,堅守十天半個月甚至半年幾年都沒問題。要知道洛陽城可不是一般的地方,那可是神都洛京,十三朝古都,曾是世界文明的中心,曆朝曆代來個添磚加瓦,那是絕對稱得上壯麗巍峨,固若金湯的!


洛陽城的實際情況是,城周最少都有有三十裏,全城包磚,城牆厚實無比。還十分寬闊,可以並排跑二輛四輪馬車!想想看,這是什麽概念?估計就是鎮guo軍軍中的新式火炮,要想把城牆打出個洞來都挺費勁。換成闖軍中一般的小炮打在城牆上,估計就和撓癢癢差不多,最多也就是留下一個白點罷了。


洛陽城的環城壕溝也是非常引人注目,壕溝四道,每道約寬五十丈,深估計有四、五丈。當初為了挖出這道壕溝可是費了老鼻子力氣的。現在就發揮出作用來了,這麽深的水位,別說流寇衝陣時人掉下去就會嗝屁,就算是守軍不動聽憑你挖土填壕,那也不是一時半會能完成的。


而五座城門的跨濠處,全部修築城門橋,那吊橋用二人合抱的百年榆槐木製造,沒有十幾條大漢都抬不動!若城外有警,吊橋立即就能拉起。說得難聽點,那就像是一個堅硬的烏龜殼了,憑著李自成現在的火力,就如同後世某支軍隊初創時候的小米加步槍,想要打下洛陽城,絕非易事。


一般來說,曆史上李自成之所以能夠屢屢攻克名城,不是因為城防不力,而是因為‘人’的因素。等到李自成兵臨城下,戰鼓一敲,或是城內的饑民裏應外合,或是當地守軍或逃或降,李自成的軍隊經常不損失一兵一卒就能輕易入駐。這種情形在後人看來可發一笑!


對於這種形勢,張麟麒也是領兵急進,就算是在經過天下聞名的龍門石窟,這樣的名勝古跡,張麟麒也隻是學那大禹治水,過而不入。盡管張麟麒知道,這三百年前的龍門石窟,絕對比後世的龍門石窟更有看頭,保存下來的精華更多,像什麽曆代書法大家碑林精華,唐季褚佛龕之碑之類的東東,


不過張麟麒更知道,如果不能消滅流寇,那麽,什麽都是假的。這樣的文化遺產就是留下來再多也沒用。把它們留給反賊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