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寒門崛起 > 章節內容

我的書架

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無法接受(2/3)

的人們講道。


以工代賑!每日二十文工錢!守規矩,講衛生......


這一切對於徐海、譚綸等人來說,很新鮮,又引人深思,細品之下覺的道理無窮。


尤其是聽到講衛生預防瘟疫的時候,徐海、譚綸等人忍不住掃了太平知縣一眼。太平縣建造的那個什麽災民安置區,估計就是因爲忽略了此一點,才導致了瘟疫吧。話說,太平縣的災民安置區,不會是學的朱平安這避洪區吧?!隻是連抄都不會抄,依葫蘆畫瓢,隻學了一個皮毛,沒學到精髓,結果惹出了瘟疫!一個爲民工程,結果成了害民工程。


太平知縣本就心虛,此刻被徐海、譚綸等人一看,不由的麵紅耳赤。


“咳咳,自古以來都是直接發放糧食救濟百姓,以彰顯朝廷恩典,朱平安竟然逼迫難民幹活,吃飯還要收錢,豈不是顯的我朝冷漠無情?!這不是逼迫百姓與我朝廷離心離德嗎?!”


太平知縣臉紅過後,出聲攻訐朱平安的以工代賑政策。作爲彈劾朱平安的始作俑者,他沒得選擇,隻能在“朱黑”這條道上一路悶頭走下去。


徐海等人無人接話,便是王猛等人也沒有接話。


以工代賑其實並不是朱平安首創,《晏子春秋》便有“齊飢晏子因路寢之役以賑民”的記載,宋朝時範中淹募工修寺院,也是以工代賑。隻是朱平安的以工代賑比之古人,更上一層樓,無論規模還是形式都具有劃時代的開創性。


太平知縣攻訐朱平安推行“以工代賑”顯得朝廷冷漠無情,屁股歪的太厲害。


再往前行叄裏許,便看到了熱火朝天的東湖工程區。之所以知道是東湖工程區,是因爲在工程區豎立著一個高大的旗桿,旗桿上垂著一個布幔,上書“東湖以工代賑工程區”,佔地極大,極目遠望都看不到邊,粗略估算至少有一二十裏,裏麵足足有五六萬百姓在裏麵挖土、擔土、運土......雖然人多,但是工程區一點都不乳,組織規劃竟然有序。


湖坡上間隔數十步擺著五輛馬車,馬車上一箱子一箱子的銅錢在賜光下閃閃發光;湖區內有規劃的夥房區,裏麵有數百婦孺兒童正在準備午餐,稻米的香味飄的好遠;五六萬百姓在銅錢和食物的激勵下,一個個爭相恐後,揮汗如雨。


一個龐大的人工湖已經初具規模,隱約可見上下兩湖之分。


一切都充滿了希望,一切都是那麽生機勃勃!


與被洪災蹂躥、掙紮絕望的其他靖南地區相比,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