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寒門崛起 > 章節內容

我的書架

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肩上重任(3/3)

。”尚知府說道。


說道浙軍的重任,尚知府詳細的給朱平安解釋了一番。


蘇湖熟,天下足。


天下財貨莫盛於蘇州,蘇州財貨莫盛於閶門,閶門是蘇州最繁華的一帶。


三十年前過世的“吳中四才子”之一的唐寅有一篇名為《閶門即事》的詩作,其中寫道:“世間樂土是吳中,中有閶門更擅雄。翠袖三千樓上下,黃金百萬水西東。五更市賣何曾絕,四遠方言總不同。若使畫師描作畫,畫師應道畫難工。”


閶門的繁華由此可見一斑,尚知府作為蘇州府知府,對蘇州城的數據了若指掌。


尚知府說,蘇州城的財富有十分之九的財富集中在閶門一帶,其他城區總共也就占了蘇州城十分之一的財富,而閶門外繁華更勝於城內。


閶門城外至楓橋的十裏長街,包括南濠街、上塘街和山塘街等街,背靠河流,河運發達,萬商雲集,南北舟車、外洋商販匯聚於此,各種店鋪多達數萬家之多,各行各業應有盡有。比蘇州城裏各街還要發達。


倭寇劫掠,所為者求財爾,其目標必然優先以蘇州城最繁華的閶門外一帶為目標。這段時間,亦有很多人見有倭寇在打探閶門一帶的情況。


另外,倭寇跨海而來,溯江而上,沿大運河等水脈流竄劫掠,大運河與我蘇州水脈交匯的地方便是閶門外,倭寇若從水路而來,最先抵達的地方也是閶門。


最後,尚知府總結說,倭寇對蘇州城下手的話,閶門外定然首當其衝。


浙軍駐守的楓橋,北接射讀、長蕩,南通齾塘、太湖,扼守各處通往閶門的水道,是倭寇通過水路進犯閶門的必經之地。所以尚知府說,浙軍肩上的責任重大。


“尚大人放心,有責任有壓力,才有動力,有我浙軍在此駐守,必不讓一個倭寇通過楓橋,保蘇州城西門戶無恙。”朱平安一臉堅定的說道。


“很好。蘇州的西門戶托付給貴軍了。”尚知府用力的點了點頭。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