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寒門崛起 > 章節內容

我的書架

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財大氣粗(2/3)

西南北的交通、交易樞紐,當地百姓自豪的說“欲知豆米錢,打聽楓橋價”,便是明證。


為了便於交通,楓橋下的運河河道挖的又深又寬,便於通行大小運船,六米寬的楓橋橋麵台階上還專門鑿了兩個車道,便於馬車往來通行。


可以說,楓橋是蘇州,更是閶門的咽喉之地。


倭寇從鬆江府劫掠攻打蘇州,走水路是最便捷的,也是跨海而來的倭寇最擅長的。倭寇可以從鬆江府逆沿長江至京杭大運河,通過京杭大運河可直抵四周城西北,沿著運河河道過楓橋,可以直達蘇州閶門。


走陸路的話,要通過多個州縣、鄉鎮、村寨,無論是速度還是保密性皆不如走水路。


所以,倭寇若是劫掠攻打蘇州閶門一帶和蘇州城的話,走水路的可能性達九成以上。


楓橋是蘇州水路交通樞紐和咽喉,無論是通過京杭大運河還是楓江等河流,都要經過楓橋,所以倭寇走水路劫掠閶門、蘇州的話,勢必要通過楓橋。


楓橋是布防蘇州防務的重點。


朱平安沿著楓橋走了幾個來回,站在楓橋上四下觀察,閉目思索了片刻,一個方案在心中形成。


既然楓橋一帶無險可守,那就造一個可守的險出來。


事不宜遲。


朱平安回到營中迅速畫了一張楓橋布防草圖,草圖很簡單,在楓橋橋東坡,也就是浙軍新駐地——楓橋大營前建造一座三層高的哨堡,多留射擊孔,可以發射火銃和小火炮。


哨堡不需要多大,能夠駐守兩百人即可,占地四百平方左右即可,頂層做成帶有磚垛的露台。


朱平安計劃哨堡以磚石為主料,用石灰摻糯米和泥,可以加快哨堡建造進度和堅韌度。明朝這個時候雖然沒有混凝土,但是有石灰,匠人把石灰、細沙土、糯米汁等物體混合在一起的土法混凝土,效果比現代混凝土差不了多少,抹在磚石上,異常堅固。雖然土法混凝土價格貴了些,但是誰讓蘇州府不差錢呢。


浙軍平時可以登上哨堡瞭望,巡視戒備,一旦發現倭寇便舉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