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雖看重師門傳承卻也不會敝掃自珍。
遇見好苗子也是見獵心喜。
楊再興跟學了一年的槍後已經潛移默化的將自己當做了周侗童淵他們的記名弟子。
而除此之外在這一年裏大永安置流民,肅清匪患,安撫俘虜。
同時鼓勵開墾農田,隻要在該年之內開墾的新田都免除兩年的農稅,並鼓勵子民生育,每添一丁獎勵一畝私田。
頒布招賢令,招攬天下人才,並鞏固律法,支持商業。
本來因連番戰爭有些動蕩的江南在這一年中迅速穩定下來。
除此之外大永也鼓勵戰爭,最重要的是提高軍人的地位。
在武人地位比較低的新宋來說提升軍人地位無異於一記重錘。
在此之前很多人都不願意參軍的,因為士兵地位低。
而隨著士兵的待遇和地位提升,願意參軍的人數量在逐步提升。
此外張任張郃兩人率軍繼續西進開疆擴土,手下諸將輪流上戰前線磨煉軍隊。
新宋朝廷已經放棄了南方。
他們轉而鞏固北方的疆域。
一個成熟的帝國需要的不止是伐天下,還要能安天下。
本來北方新宋朝廷還在觀望,但隨著大永步入正軌,朝廷一方的信心在逐步喪失。
後山之上,兩道持槍人影戰成一團。
楊再興和張繡在搏殺。
暗紅色和藏青色兩道光芒交織。
兩人如今都被授予武奕郎職位,武奕郎是虛職,隻有從七品。
雖然增幅不多,但也能足以讓兩人的修行速度增幅兩成。
隨著大永不斷攻伐土地國力日益強盛,相比於剛建國時對修行的增幅速度如今提升了不少。
張繡和楊再興都陸續突破了煉氣化神的瓶頸。
“不錯,張繡將軍進步很快。”方牧讚道。
目前楊再興的基礎武力值達到了102點,而張繡的基礎武力值隻有101。
但張繡的天賦更適合切磋和鬥將,隻需要麵對基礎武力值高於他的對手就能增加5點武力值,直接提升至106。
所以楊再興屢屢鬥將落入下風。
楊再興收了槍,滿臉不盡興。
“隻切磋不痛快。”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