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交給了方牧,自然當方牧到來之時順理成章的接管了整支軍隊。
不過這樣做也有很大的隱患。
方牧是借著劉虞的虎皮和朝廷的大義接管這支軍隊,如果事後劉虞想要奪這支軍隊的掌控權也是很容易。
方牧借助大義掌控了軍隊,也就代表比他位置更高的人也可以用同樣的方式奪走這支軍隊。
甚至將來劉虞隻需要一道軍令就能讓其歸屬權離開方牧。
故此方牧接管軍隊後提拔願意效忠於他的親信,然後又從這五萬大軍中挑選精銳填充自己軍隊。
之後方牧接管這支軍隊打著為公孫瓚報仇的名義讓其作為為先鋒攻打張純。
之後方牧連續數次大破張純,斬敵五萬有餘,烏桓騎兵幾乎被打廢。
將其驅趕出幽州境內,張純率領殘兵逃入草原。
但張純雖然傷筋動骨但並未被徹底平定,在張純手下還有超過五萬的烏桓騎兵。
對於幽州來說這依然是一股很強大的力量。
......
“他在養寇自重。”劉虞冷漠說道。
幽州的聰明人都看出來方牧在養寇自重,但偏偏現在的時間節點很微妙。
朝廷沒有功夫管,現在西北涼州馬騰韓遂的叛亂雖然被皇甫嵩鎮壓,但也牽扯了朝廷大量的精力。
張純的烏桓騎兵依然是一支威脅。
就算朝廷要瓦解方牧的兵權也不是現在,劉宏的身體已經出現了不詳的端倪。
朝中何進為首的士族與宦官鬥得越來越激烈,朝中大臣們根本沒有精力關顧邊關,隻要沒人造反就好了。
隨著公孫瓚死去,現在幽州最能打的一支軍隊就在方牧手中,劉虞也借了三萬大軍給方牧。
現在方牧手下的軍隊超過十萬人。
可以說勢力根本不輸於全盛時期的張純,甚至遠遠超過了公孫瓚。
“閻柔為何還不回來?”劉虞詢問劉和。
“他被方牧軟禁了,方牧說張純還有大軍駐於塞外,隨時可能入侵幽州,所以閻柔的軍隊不能離開。”劉和說道。
“方牧到底想要做什麽,他要造反嗎!”劉虞摔杯怒道,但也無可奈何。
他甚至懷疑方牧可能真的有造反的想法。
隻是苦於沒有證據而且方牧沒有實施。
唯一讓劉虞稍微好受一點的就是方牧對待胡人的方式和他相近,都是恩威並施以拉攏為主,他的手段不如公孫瓚那麽酷烈,對待胡人完全就是以斬草除根的態度。
而除了不能指揮軍隊以外,至少明麵上方牧對他很是敬重,該做的禮儀全部一應做到。
這讓劉虞挽回了一些顏麵。
事實上方牧對待胡人不會斬盡殺絕,因為在他看來這些胡人都是他的預備役軍隊,在這個時代用胡人為兵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就比如白馬義從裏就有很多白馬義從是胡人出身,他們是那些被吞並的小部落裏逃難的胡人。
師夷長技以製夷才是正確的做法。方牧對確定的敵人會以雷霆手段殲滅,但並不代表他殘暴嗜殺。
除掉敵人的根本目的還是為了發展壯大。
如果人都殺光了他統治什麽。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