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嶽飛周侗 > 章節內容

我的書架

第三百一十六章 奔襲千裏(2/3)

家將節節敗退。


而曹操這邊派人去大宋內部拖關係隱藏身份幾經折轉終於聯係上了朝中大臣。


在朝會上提出換將的建議,因潘美領軍攻打中漢遲遲未有戰果。


但趙光義卻是有其他想法。


兩路戰線受挫說明大宋不足以支撐雙線進攻,而且隋朝也對大宋動兵,就是三處戰線了。


倒不如與方牧議和,然後再和金國議和,擊中精力對付隋朝才是。


對於議和趙光義並不覺得丟臉,在他看來這是一種戰略。


通過暫時的舍棄一部分金銀和糧食換取其他方麵戰略上的優勢,表麵上似乎聽著比較丟人,但這正是他雄才大略的體現。


大丈夫能屈能伸。


三線作戰最後全部失敗讓大宋疆域受損難道才算成功?趙光義嗤之以鼻。


天下誰不知道他大宋的富庶。


一時的勇武算不得什麽,隻有國力強盛才是根本。


“請潘將軍回朝吧,舍棄西方戰線,派使臣去與方牧議和。”趙光義拍板決定。


當初跟隨趙匡義打天下的那批血性臣子早已陸續下台,如今朝中臣子都是另外一批新臣。


為了便於統治,趙光義選擇的這批新臣都是比較識時務的。


“主公,為何要與方牧議和,畢竟無論是隋朝還是金國都比......”有大臣反對。


若是與強國議和也就算了,傳出去也好聽。


但與方牧這種連國家都算不上的軍閥議和,那顏麵豈不是丟盡了。


“軍閥?快一統中漢了還算什麽軍閥。”趙光義的消息渠道顯然比朝中大臣們要多。


直接宣布下朝。


與方牧議和一方麵是看在方牧勢力不斷壯大的原因。


另一方麵是因為隋朝和金國是進攻方。


而對方牧是他們大宋主動進攻挑起的戰事。


相比較來說對方牧應該隻需要賠償一些銀子就好了,而本就是主動進攻大宋的兩國豈能被區區錢銀所填飽肚子,恐怕條件裏多半會包含割裂疆域之類的條件,這是趙光義所不允許的。


......


潘美收到了朝中傳來的命令。


讓他鳴金收兵返回大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