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我心我家 > 章節內容

我的書架

第二百零二章 天命時代之這位市領導(2/3)

紹了薯業合作社的基本情況,實實在在講了麵臨的資金、技術、市場1係列具體問題,最後強調說:“最關鍵的是合作社運行機製問題,目前,我們是合作社的外殼,專業協會的裏子,合作社和社員之間,社員和社員之間,關係鬆散,能利益共享,但不能風險共擔。”


盧飛把手裏的茶杯重重放在茶幾上,生氣地站起身,繞出茶幾,梗起脖子,背起雙手,直直踢著腿,在屋子中間邊走邊厲聲詰問:“1個空殼子的合作社,存在這麽1大堆問題,還有什麽存在意義?”腳步停在任道坐著的沙發前麵,橫眉立目地指責:“這樣的合作社,你們還推薦為市級、省級示範合作社,你們的審核把關呢,操守呢?我不下來不知道,1下來真是嚇1跳。哼,這是什麽行為,是弄虛作假,欺瞞上級行為,後果相當嚴重!”


任道張了張嘴,忍住沒有發聲。


盧飛又盛氣淩人地走到林豐義麵前,“合作社法已經實行3年多了,自己不會幹、幹不好,難道不懂得學習借鑒嗎?我1直認為,也1直倡導,日本農協的做法就是合作社發展的現實途徑和努力方向。它是在土地分散、小規模家庭經營基礎上逐步發展壯大起來的,成為承擔全日本農業農村幾乎所有事業的組織,與我們現在的國情幾乎1模1樣。市委市政府1再要求解放思想,開拓進取,各級政府要這樣做,各個經濟組織當然包括合作社也要這樣做,全市1盤棋!”


盧飛隻是市農業局的1個科級幹部,竟如此頤指氣使地訓斥1個縣局局長、1個合作社經理,基層的人每逢市裏的幹部都叫聲“市領導”,也就不足為怪了。我剛要擺手製止盧飛的衝動,坐在身邊的林豐義已經不溫不火搭上話,“這位市領導,你說的話有道理,但也不盡然。日本農協在1定意義上說,是2次世界大戰的產物。”


盧飛1聽,頗覺新鮮,裹了裹衣服坐回沙發。


“2戰期間,日本為適應侵略戰爭需要,將國民經濟轉入戰時體製,把所有農業團體合並成國家統製的‘農業會’,所有農戶都要入會成為會員。2戰後,在駐日盟軍總司令部的指導下,日本政府推行了所有農戶都擁有土地的農地改革,也就形成了你市領導所說的土地分散、小規模家庭經營格局,並以‘農業會’為主體建立起農業協同工會,簡稱農協,僅僅1年時間,發展成為覆蓋日本全國的農協網絡。”


任道驚奇地問:“怎麽發展這麽迅速?”


“這有兩方麵原因,1是農協是在‘農業會’基礎上建立的,繼承了‘農業會’的職員、資產和經驗,全國農戶還都在會。2是戰後日本糧食奇缺,政府需要盡快依靠農協將農民組織起來解決糧荒問題,在權力、政策、資金上全方位支持。沒有戰時強製全部農民入會的‘農業會’基礎,沒有因戰後糧食奇缺的戰略迫切需要而使政府無條件地支持,日本農協是否形成都未然可知,更別說大發展了。我們有這樣的農戶組織基礎嗎?我們有這個急迫必需的戰略條件嗎?如果不分析其建立成長的社會大背景就生搬硬套過來,是否會造成畫虎不成反類犬的風險?”說完,掃視1下盧飛。


盧飛1聽,頓時如鬥敗的公雞,喪氣地說:“我們沒有這樣的先天條件,再加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