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各懷鬼胎(2/4)

簽完,李澤凱笑著對許逸陽說:“許先生,晚上一起吃飯吧,我做東。”


許逸陽雖然年紀比李澤凱小了很多,但還是一副稱兄道弟的姿態笑道:“都是朋友,怎麽好意思總是讓李公子做東呢,要不我來吧。”


李澤凱認真道:“我是東道主,自然是我來安排,如果哪天我去了內地,許先生再來安排的話,我肯定沒有意見。”


許逸陽也沒堅持,順口問他:“對了李公子,有沒有做唱片公司的朋友?如果有的話,我想認識認識。”


“唱片公司?”李澤凱笑著問:“許先生是不是看上哪個女歌手了?不如直接說出來,我晚上讓她來陪你吃飯。”


許逸陽擺擺手,笑道:“我是喜歡音樂,想認識認識唱片公司老板,看看以後沒有什麽機會搞搞合作,女歌手就算了。”


許逸陽一直惦記著跟佟方權深入合作,搞一搞運營商的增值服務業務,這樣不但自己能賺錢,還能幫佟方權做業績。


不過,他真正看重的,不是短信算命、短信天氣預報這樣的弱雞服務。


他想做的,是彩鈴業務。


彩鈴業務爆紅的時候,全國至少有一半以上的用戶開通彩鈴。


別看就是把電話提示音變成音樂,光就這個服務,用戶一個月就要支付3-5元的信息費。


但是話說回來,現在手機一個月再怎麽省著用,話費也要大幾十塊,所以3-5元的話費反而算不得什麽,放在每月話費裏根本就不顯。


雖然費用不顯眼,但效果確實顯眼的。


打改革開放以來,電話在國內快速普及,八十年代遠距離聯係還得靠發電報,九十年代家用電話就走進普通城市居民家中了。


到現在,固定電話普及度已經非常高,手機也開始快速普及。


國人打了二十多年的電話,電話等待音永遠是千篇一律的“嘟……嘟……嘟……”,忽然每月幾塊錢,就能把這個固化了的印象徹底扭轉,對大多數用戶來說,這錢花的都特別值。


尤其是把自己的電話等待音換成自己喜歡的音樂、歌曲,那感覺簡直不要太爽。


所以,彩鈴業務一定是未來增值業務的一塊巨大肥肉。


彩鈴是韓國人在2000年的下半年才發明的,現在還沒問世。


而國內引入彩鈴的時間更晚,是2003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