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三國旌旗 > 章節內容

我的書架

第六十七章 王允的昏招(1/2)

不過李儒此人狡猾如狐,見到事情不妙,喬裝而逃,抓捕李儒的兵卒隻能無功而返。


李儒排名第一,排名第二的就是李傕。李傕此人是董卓的頭號心腹大將,有勇有謀,統領三萬飛熊軍(董卓最精銳的部隊)。


當時董卓軍中李傕的地位在牛輔,董旻之下,但前麵的兩個人都死在長安,於是李傕就成了涼州係軍閥中實力最雄厚的一方。但在這時,王允卻出了一個昏招,李儒確實對董卓忠心,但董卓一死,他也成了無根之萍,根本掀不起風浪來。


王允最明智的辦法是下一道詔書,宣稱不追究李傕等人的罪責,或者稍微處罰一下即可。但王允此人極其古板,竟然下令絕不饒恕李傕等人,這份榜單上郭汜、張濟、樊稠,皆榜上有名。


這簡直就是捅了馬蜂窩,本來這幾個人還有逃跑的打算,但現在一看,王允這是要斬盡殺絕啊!在生命的威脅下,這些人迅速團結在李傕周圍,著手攻打長安,立誓要將王允千刀萬剮,以絕後患。


但王允猶自覺得樹敵不夠,竟把目光放到了蔡邕身上。


蔡邕是董卓強迫出仕的,當時董卓聽從了李儒的建議“擢用名流,以收人望。”蔡邕本來是不打算當官的,但董卓偷偷捎話給蔡邕:“你要是不給我麵子,出來當官,我就殺你全家!”


不過董卓對蔡邕極為重視,接連不斷的給蔡邕升官,也聽取了蔡邕的一些意見。


所以蔡邕在董卓死後,也掉了幾滴眼淚,歎息幾聲。


王允本來就忌憚蔡邕的才華,立即就找到收拾蔡邕的罪名,當即譴責蔡邕:“董卓是國家之大賊,殺主之殘臣,為天地所不佑,人神所同疾。你身為王臣,世受漢恩,在國主危難之時,沒有倒戈而誅除董卓,董卓遭受天誅,為什麽反而歎息悲痛呢!”立即下令收捕蔡邕,交廷尉治罪。


這就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了,董卓死了,蔡邕歎息幾聲而已,這也是人之常情。要說沒有倒戈誅除董卓就是罪名,那朝堂之上幾乎人人都要下獄。


蔡邕沒想到王允一心想要至自己於死地,開口請罪道:“我雖然沒能親手誅殺董卓,還能明識大義,古今的安危之事,我聽過很多,也談過不少,怎麽能背叛國家而傾向於董卓呢!情願黥首(在臉上刺字)為刑,繼續寫完漢史。”


眾大臣也開口給蔡邕求情,都認為這不是什麽大罪,看到蔡邕的人緣如此之好,王允更加堅定了除掉蔡邕的心思,於是將下獄的蔡邕縊死。


蔡邕一死,天下震動,各地士子紛紛落淚,鄭玄更是歎息著說:“蔡邕死了,漢朝的曆史,誰還能說清楚!”


當然,不久之後小蘿莉蔡琰就會得到這個消息,王允也會在敵對名單上添加李重這個名字。


卻說李傕郭汜等人聽聞王允不肯赦免自己,當即聽從賈詡的意見,收攏各地軍隊,攻打長安。


呂布聽聞李傕等人聚兵想要攻打長安,勃然大怒,當即起馬步兵萬餘人,出兵穀口,迎擊李傕。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