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七八章 明珠城(1/3)

在蘇錦的命令下,西北四路近十萬民夫陸續抵達野驢嶺紮下營盤,慶州以北的幾座山嶺成了原料采集之地,十萬民夫挖石取木源源不斷的利用水路和陸路將原料送往野驢嶺堆積起來;與此同時,蘇錦命人花了近一個月的時間去京城及南方各地高價聘請泥水匠人,其中不乏精通建造的能工巧匠。


經過一個月時間的準備,蘇錦正式在野驢嶺挖下了第一鏟土,掀起了鑄造新城的大幕。


蘇錦對這方麵雖然外行,但沒吃過豬肉總見過豬跑,再者新城的規劃並不大,在召集工匠中的精通者集中商議,並根據現有的財力和原料綜合考慮之後,這座新城被暫定為以內中外三環環繞,輔之以東南西北中五廂坊市的結構。


環線呈圓形,外環周長十五裏,中環十裏,內環五裏,這種大小的城池,最多可容納十萬人居住,屬於中小城市;由於新城的定位為商業集散中心,所以在東南西三麵外環延伸至水道處規劃了碼頭十餘座,方便南來北往船隻裝卸貨物。


新城不設城牆,商業之城要的便是進出方便便捷,並不肩負禦敵之責,當然這樣一來城中的治安壓力定然不小,沒有城門的禁錮,來往之人三教九流五花八門,不便管理。


不過蘇錦早有對策,他已經想好了辦法應付;新城分五廂,每廂分數坊,而各廂均就近設立衙門,坊間設立分支,來往客商進入新城的第一件事便是要去衙門領取衙門蓋章的公文,憑此便可在城中住宿吃飯行商,不然寸步難行;這便能大致控製住來往之人的身份和數量以及行蹤。


從中廂發散式的往外延伸出十二條寬闊的街道,以數字命名,最北方的為第一街,以此類推,直到第十二街,從圖紙上看,整座城市就像是一座大的表盤,而十二條街道便好像是十二根指針一般;每條街都是商業主街,連接商鋪貨場集市等等。


而商鋪的建造,蘇錦一律要求為磚石結構,摒棄夯土和木製,一來是為了整潔堅固,二來也是為了防火;每街之下挖暗渠下水道直通主渠排往城外,路麵一律碎石柏油鋪就,主街寬逾五丈,小巷弄可並行牛車。


總而言之,絞盡蘇錦的腦汁,後世能夠照搬到這個年代的一些東西,蘇錦都想辦法運用到明珠城上來,而蘇錦腦子裏的這些奇思妙想也著實讓跟在他後麵負責各項工程的官員們感到不可思議。


珍珠城四月二十八開始興建,十萬民夫經過一個月的時間將土地平整挖基,三條環線和十二條主街很快便有了雛形,寶山煉油的瀝青早已停止運往他處,在碎石鋪好地基之後,柏油鋪灑上去,幹透之後主街和環線的建設便大功告成。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