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前往漢中(1/2)

褒城縣撤銷後,所屬地域分別劃歸勉縣、漢中市、留壩縣和南鄭縣。


不過依舊在如今漢中市的範圍。


漢中是一座曆史悠久的城市。


現在說起天府之國,人們的第一反應是四川。


其實不然,古時候的天府之國,指的就是漢中,漢中也有漢族發源地和中華聚寶盆的美稱。


啥意思呢?


就是這地方是平原,是秦嶺腹地難得的平原。


四周都被秦嶺高山環抱,一條漢江穿城而過。


有興趣可以自己搜索一下衛星地圖,看完之後,你也會理解為啥褒國能存在小兩千年。


霸王項羽的大軍都不打進來的地方,更別說商周時期的諸侯國了。


其實,尋找褒國古墓不是一件容易之事,自漢朝起,漢中就是兵家的必爭之地,每逢朝代更迭,此地都是狼煙四起,原住民換了一波又一波,想要尋找民間的傳說故事根本不可能。


再說史料,史書上基本上沒留下多少關於褒國的記載,要不是因為褒姒,恐怕連《史記》都不會記載那一筆,後續的史料也是在《史記》的基礎上拓展的。


所以,褒國基本上沒有什麽史料可以參考。


在漢中平原地區尋找褒國王宮都是一件難事,更別說去茫茫秦嶺中尋找古墓了。


可我們不信邪,非想著去哪比劃比劃。


我們心裏也清楚,此次去秦嶺可能會空手而歸,不過我們都想賭一把,找到了,皆大歡喜,找不到,就當作去秦嶺浪一圈,玩上一局荒野求生。


韓信、諸葛亮、曹操等帝王將相曾在漢中建功立業。


李白、杜甫、蘇軾、陸遊等偉大詩人遊覽漢中,創作出傳世佳句。


許某人、四驢子、趙悟空也來漢中祭祀先祖,順便找祖宗借點錢。


祖宗積攢下來的家業,子孫後代前來享用,那是天經地義。


於是,我們買了一大堆野外求生的裝備,其實和盜墓的裝備也差不了多少,此次進入秦嶺,我們隻是踩點,畢竟要是發現了商周墓,單憑我們三個人也拿不下。


三個背包放入車內直接托運,我想坐飛機先直接飛西安,然後再去漢中。


可四驢子說坐綠皮車穿過秦嶺也有意義,躺在臥鋪上,看祖國山河壯麗。


想法很好,可春節期間,買火車票是個問題,而且我們出發的時間還是假期結束的返程高峰期。


買不到去西安的火車票,四驢子更有招,研究了一個折中的辦法,買到了去成都的車票,然後在安康下車。


沈陽到成都,在安康下車,全程33個小時,絕對夠勁。


我記得車次是K388,這車好,真好,有一種普度眾生的感覺,沿途的城市基本上都停車,時而慢悠悠晃悠,時而鉚足力氣追回晚點的時間,咣當咣當能把腦子搖晃散黃了。


不得不說,四驢子是個講究排麵的人,在火車上必須得四菜一湯,蔬菜、蛋、肉一樣都不能少,講究的就是營養均衡。


頓頓的菜品還不能一樣,早晨紅燒牛肉、中午蔥燒排骨、晚上小雞燉蘑菇。


我聞著他的泡麵味都快聞吐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