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特殊的‘驚喜\’(2/3)

一個或者兩個都留在福建,那馮庸就不需要這麽累了,基本可以當甩手掌櫃。


雖然他是眾多所謂的時空穿越者中的一員,並且在一年不到的時間內借助原住民父親的力量打下偌大一個福建省,在眾多穿越者中也算混的蠻上道了啦!但是馮庸從來不認為自己因為莫名其妙的魂穿就自帶鴻蒙氣運,或者說什麽王霸之氣,從他現在隊伍裏還是一些曆史沒有記載的小人物就看得出來。


整個福建新軍的軍官不是那些曆史人物,都是他一點一滴發掘、培養出來的,所以他對於所謂的王八之氣一震,眾人皆五體投地這種鬼話是唾之以鼻,但是對那些曆史人物還是有一絲敬佩之情的,他知道自己假如沒有先知先覺的條件,別說比那些大將、高官了,或許連鄉間牧民都比不上。


像肖皓這種德國柏林軍事學院指揮係畢業的人才,他還是很佩服的,他知道自己無論前世今生都不是什麽出類拔萃之流,在哈大寥寥兩萬人中,他是那裏麵最為普通的學生,能夠有現在這般事業,除了借助曆史的便利,基本是靠多次謹慎斟酌、前後思慮換來的。


經過接觸幾個不是很有名的曆史人物,馮庸才真正了解到,每個能在曆史潮流裏留下自己印記了人都不是個簡單角色,尤其是像蔣百裏、張孝淮這種能力突出的大角色,他更是敬佩。


蔣百裏就不用讚美了,畢竟讚美他的人太多,清末秀才出身,這個可不是那種買來的‘假出身’,而是真材實料考出來的,從這就可以看出他的能力,至於他為什麽會走上軍人之路,這就不得不提那個無比屈辱的甲午中日戰爭。


正是因為清朝的落後被倭寇欺侮,15歲時他才萌生救國之心,經常手捧一本《普天忠憤集》,挑燈夜讀,把那本書背的是滾瓜爛熟,更特殊的是每次讀書讀到熱血沸騰的片段,他就聯想國家的悲哀,於是放聲痛哭,淚如雨下,更立誓為國效命。


1898年的戊戌變法算是他人生第一步改變,1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