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特殊的‘驚喜\’(3/3)

6歲的蔣百裏考中秀才之後,不斷受到維新思想的影響,更是積極接受各種先進文化的渲染。


1900年春,18歲的他接受同鄉橋鎮孫家的邀請,擔任他家私塾的啟蒙老師,正所謂金子在哪裏都能發光,不久之後在方雨亭縣令的介紹下,到林迪臣創辦的求是書院也就是後世的浙江大學就讀深造。


1901年,方縣令、林知府、陳監院陳仲恕3人覺得蔣百裏實在是一個人才,於是共同出資,援助蔣百裏東渡日本留學。


光緒卅一年1905年蔣百裏準備從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步科第十三期畢業班畢業,並且在臨走的時候給了日本人一個驚喜,畢業考試中輕鬆奪魁,在所有日本畢業生麵前把代表第一名的日本天皇佩劍帶走,可以說大大的扇了日本人的耳光。


1902年,這個時候的中國少數先進人士已經意識到如果再不像外國取經,那恐怕中華民族就會徹底沉淪,所以大肆對外留學,作為東亞首個開放進取的國家,尤其還是中國自古以來的仇敵-日本,更是受到中國人的青睞,無數國人奔赴日本留學,同年中國留日學生已達3000人左右。


而且看著區區倭寇如今這麽強大,年青人血氣方剛,所以一個個思想激進,相比梁啟超、康有為這些保守人士,他們更傾向革命,用武力推翻腐朽的封建王朝,徹底變革社會。


作為留日學生中的佼佼者,蔣百裏更是當選為中國留日學生大會幹事,並組織“浙江同鄉會“,又在第二年2月創辦大型綜合性、知識性雜誌《浙江潮》。


該雜誌32開本,月刊,每期約8萬字,針對國內銷售,作為一本先進文化書刊,受到大多社會人士的讚賞,魯迅先生更是積極支持《浙江潮》,每期都寄回國內讓親友閱讀,他的第一批作品《斯巴達之魂》等,就發表在《浙江潮》,就連身陷上海獄中的章太炎先生也不甘落後,他的詩文也在該刊登載,《獄中贈鄒容》一詩萬人爭誦、名揚全國。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