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其它地方長官會不喜這些人。
因為流民的大舉進入,會妨礙原本富庶平和的地區治安,但是楊增新不會,河州本來就是亂的,還能再亂到哪裏去?
於是,他堂而皇之的宣布減免錢糧賦稅,當然,這也是滿清給他的便利,要想馬兒跑,哪能讓馬不吃草。
在這種情況下,流民不斷湧入河州地區,相比於保持了既定習慣的回族等少數民族,漢族絕對是農耕的一把手,農業生產在這些流民的努力下蒸蒸日上,能吃飽飯自然就不會有人想著鬧事。
河州最根本的就是社會壓力過重,弄得百姓根本活不下去,這一點已經解決了。
其次就是教育問題,中原文化對回族等少數民族的影響不深,這使得原本野蠻習性一直保留在他們心裏。
於是,楊增新帶頭捐款,重新修繕了風林書院,在他的帶領下,當地富商大賈、各界名流紛紛捐款,資金充裕的河州相繼開辦了龍泉書院、愛蓮書院,請了不少儒家老師傅,學風那叫一個正。
這就是政績呀!隻要滿清不瞎,楊增新的升官指日可待,果不其然,1907年,他當上了新疆陸軍學堂總辦,負責訓練新建陸軍,培養軍事人才。
這倒是合了他的願,要知道一個以班超為偶像的人,自是不甘於天天主政一方,帶領打仗也是另一種能力。
西方這些新式練軍法,他早有研究,嘿嘿!算得上滿清裏麵少有的明智之人。
在他任職期間,士兵訓練那搞的叫一個漂亮,新疆新軍在全國那都是排在前列的,就是武器裝備稍遜了一點,畢竟是偏遠地區,後娘養的,肯定沒有北洋新軍、湖廣新軍來得精良。
短短三年內,他做過阿克蘇道尹,也做過鎮迪道尹兼新疆提法使,偌大一個新疆被他搞了個遍,熟得不能再熟了。
當然,新疆各界對楊增新還是有一定好感的,一個能臣幹吏被所有人看好,因為他的一舉一動都能給人帶來實質的好處。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