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九章:野心北極熊(2/3)

的動作都是朝著東南亞,也不排除他們接下來的重心是東南亞,但是它們絕不會放過西伯利亞,那個少帥可不是和平主義者,如果真的要做一個對比,我覺得他更像是中華曆史上那個成吉思汗。”    什麽?斯大林這個比喻震驚了莫洛托夫,成吉思汗是誰,他當然不會不知道,這是一個讓歐洲顫抖的名字,原德國皇帝威廉二世所發表的《黃禍論》主要根源就是成吉思汗時代的蒙古大軍西征。    他沒有想到,做為蘇俄有史以來最鐵血的領導人,斯大林居然會給一個不到三十歲的年青人這麽高的評價。    不禁疑惑的問道:“這麽說是不是有些過於誇大了,要知道中華民國現在的掌權人可是馮德麟,馮庸僅僅是個接班人,就算他有這麽大的野心,恐怕也得十幾年之後了,您未免想得太長遠了吧!”    做為人民委員會主席,莫洛托夫更像是一位和平主義者,他並不讚同對中華開戰,此前的蘇俄第一書記列寧所作所為讓他很是讚同。    在他看來,中華民國人畜無害,更重要的是,沒有他們,蘇俄也不可能存活到現在,用中華人的話來說,蘇俄現在的舉動無異於忘恩負義。    但是斯大林不一樣,他跟威爾遜、勞爾喬治都是同樣的人,一個赤條條地利益主義者,他從中看到的不是中華的援助之手,而是陰謀。    中華民國利用沙俄的內亂時機,不偏不倚的將沙俄分成兩個部分,白俄與蘇俄的勢均力敵很大程度上多虧了中華民國。    盡管列寧時期,中華民國給予了初生的蘇維埃政權無法磨滅的幫助,但那僅僅是為了利用新生的蘇俄拖住英法美的腳步,甚至是為了解決中華民國北部隱患。    事實上,它們的目的達到了,白俄困守高加索地區、黑海地區、烏克蘭地區,盡管人口和國土麵積沒有蘇俄多,但是人家占據的都是富饒之地,最重要的是,沙俄的工業命脈,石油產出地-高加索山脈就控製在白俄手裏。 &n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