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這也是為什麽白俄軍隊人數雖少,卻能和人數近乎超過一倍的蘇俄軍隊勢均力敵,直到現在為止,蘇俄愣是沒能前進半步。 單論經濟實力,白俄雖然做不到碾壓蘇俄一條街,但是超過一截卻是有的。 說實話,如果蘇俄像列寧時期,對中華民國百依百順,那麽他相信,蘇俄永遠不會有滅亡的那一天,因為那個少帥需要一條聽話的狗幫他守住亞洲通往歐洲大門。 但是這絕不是他想要的,做為一個大俄主義者,如果無法讓自己的國家變成世界強國,那活著又有什麽意義呢?跟鹹魚有什麽區別? 最重要的是,他從中華曆年來的所作所為甚至是以往的曆史教訓中發現,這是一個眼裏容不得沙子的大國,也是最最富有開擴精神的一代,透過表麵,它看見的是一架開動了的戰爭機器,隻有前進與毀滅。 蘇俄與中華之間是永遠不可能和平共處的,除非一方認輸,一塊大陸上隻能有一個強國的存在,兩個相鄰的國家之間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斯大林很清楚,要想再度崛起,成為那個雄霸歐亞的斯拉夫大國,首先就要解決中華,這是一個沒有選項的問題。 事實上,他以為自己準備好了,背靠英美法,的確很有優勢,短時間把蘇俄遠東軍區建設成一個強大的軍事集團,整整一千輛t-26坦克,多麽強大的裝甲集群。 但是他不知道,早在1920年,中華民國就已經擁有不下一千五百輛性能不遜色於t26的‘狼獒’坦克,試問經過五年的沉澱,中華民國現在的裝甲力量會有多強呢? 更何況,以中華民國的生產製造能力,短時間內足以生產出數千輛坦克,這何嚐不是優勢? 單靠外來援助,根本不可能打贏中華,難不成戰爭一旦開始,還有慢騰騰的時間留給它召集盟友不成,恐怕到時候,蘇俄的國土都被拿下大半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