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8、資本運作(1/2)

夏景行之所以笑,是因為他想起來了。


8848,中國最早的電子商務公司,又被稱為中國電商鼻祖。


成立於1998年5月,比易趣早,比阿狸更早。


但因為資本的短視、野心太大、創始人話語權太弱、趕上互聯網泡沫等多種原因,這家公司在2001年就沉寂了下去。


不過其也輝煌過那麽兩三年,早在阿狸之前,其於1999年就和招商銀行達成了合作,提供網上支付,還有網上購買電影票等多種創新服務。


其創始人王峻濤名氣更是不小,筆名老榕,寫過著名的看球感想《大連金州沒有眼淚》。


而譚智作為這家公司的CEO,曾經也是新、舊世紀之交的國內互聯網風雲人物,顯赫一時。


但因為8848的衰敗,譚智也被資本趕出了公司。


這位曾與前新浪總裁兼CEO王誌東、瀛海威創始人張樹新、科利華董事長宋朝弟等人一道,被媒體打入了“中國互聯網發展這十年之人物誌——十大出局人物”名單。


這可不是什麽好榜單,全是一些失意之人,從山峰滑到穀底的那種。


此時的譚智已經年過半百,銀發斑白雙鬢,從UT斯達康副總裁,到微軟中國副總經理,再到8848的CEO,事業三起三落,所有人都認為他沒機會東山再起了。


但夏景行知道,這位最終還是爬出了泥潭,先是成為了分眾傳媒的CEO,後來又加入了鄧鋒的北極光投資,出任合夥人一職。


怎麽進入的分眾傳媒?


答案就落在了目前的這家公司,框架傳媒身上。


夏景行現在徹底回憶起來了,分眾傳媒最終並購了框架傳媒,讓其成為負責鏡框廣告業務的子公司。


沒有死在創業半道上,而是被上市公司並購。


從創業角度來說,不算大成,但也算是小成了。


有一定的投資價值。


夏景行收回思緒,笑著問道:“譚總,我想了解一下框架傳媒發展到哪一步了,以及接下來的商業計劃。”


陳宏咳嗽一聲,拿來了紙筆,遞給了夏景行,笑說:“這是保密協議,例行公事,景行你得簽一下。”


夏景行點點頭,接過協議,仔細閱讀完以後,簽上了大名。


譚智腰杆打得筆直,看著夏景行,微笑說:“好,那就開始吧,我先從液晶屏廣告說起。


在這個市場,目前分眾傳媒、聚眾傳媒已經形成了巨大競爭優勢。


他們完成了多輪融資,手握重金,跟很多樓宇簽訂的合同都是長期的,並且享有獨家的續約權……


所以,在這個市場,我們基本沒有機會了。


上個月,我們把液晶廣告業務以1700萬元人民幣的價格賣給了分眾傳媒,徹底放棄了這個市場。


甩掉包袱的同時,也回收了可觀的現金流。


接下來,我們打算集中所有的精力和資源,對準鏡框廣告市場。


這是一個諸侯混戰的市場,我們可以避開分眾、聚眾,打一場差異化的戰爭。


我的想法是,整合同業公司,提升我們在鏡框廣告的市場份額,壯大公司體量。


隻要我們守住樓宇廣告的一塊細分市場,進可以和分眾、聚眾競爭,謀求上市;


退可以和他們兩家之一合並,並獲得一個比較理想的估值。


因為他們兩家公司目前競爭火熱,戰況膠著。


誰吃掉框架傳媒,勝利的天平就可能往誰那邊傾斜。”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