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知法犯法,罪加一等(1/3)

趙德昭心裏就像是打翻了五味瓶,他高高在上,坐在寬大冰冷的龍椅上,但是能說話的人實在沒有幾個。想起那時自己和謝慕華一起被派去攻打耶律斜軫的時候,想起在進軍得勝口的時候謝慕華那番話,趙德昭怎麽也不相信謝慕華會是存心謀逆的人。


而且謝慕華不會這麽笨,假如他要造反的話,又怎麽會叫人在街上叫自己萬歲?


大宋和其他朝代不同,別看謝慕華連續出任監軍,又是樞密院的高層,可是沒有三衙的配合,沒有兵部的公文,就算謝慕華想調動五十名禁軍都不容易。統兵在外的時候不叛亂,現在又能造什麽反?


陷害,這就是赤裸裸的陷害,是誰做的,趙德昭心裏大約有個影子,可是沒有證據,就算他是皇帝也不能開金口說,那個誰誰誰,就是你幹的,你認命了吧。


趙德昭低歎一聲,看著站在下邊的趙普,說道:“趙卿家,你有什麽話就說吧。”


趙普捧著笏板,大聲說道:“此事多有疑點,不能草率處置。眼下謝大人正要外放江南東路,若是不徹查清楚就讓謝大人前去赴任,隻怕朝中官員多有不服。此事……”


“夠了!”


趙德昭忽然發話了,朝堂之上的臣子頓時肅然,他們很少見到趙德昭如此生氣。這也不能怪他們,趙德昭本來就是一個性情很隨和的人,寬厚仁慈是他的本性。在太祖皇帝的時代,趙德昭就喜歡和大臣們打成一片,但是他是那種毫無機心的和大夥兒打成一片,從來不結黨營私,也不為自己的權勢多想。


或許那個時候趙德昭的心是單純的,他以為自己是嫡長子,將來繼承皇位的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事情。所以也沒有多想。但是他並不知道,為了帝位,兄弟相殘,父子相仇的事情每朝每代都在發生,絕不會因為趙德昭的寬厚他的兄弟就不和他爭。同樣,他的兩位叔叔也不會把帝位拱手相讓。


所以趙匡胤死去之後,宋皇後是派人去找趙德芳、而太監是去找趙光義……就是沒有一個人想得起來趙德昭他才是嫡長子,才是最有資格去繼承皇位的人。太平興國的三年多裏,趙德昭的日子已經過夠了,趙光義的猜疑,群臣不敢靠近,就連往日談得來的官員看到趙德昭也走避不及。誰不知道趙光義的疑心病是最重的,誰不在乎自己腦袋上的烏紗帽?又或許是趙德昭這樣的與世無爭的性格讓太祖的舊將們一直保持著對趙德昭的好感。


如今坐上了帝位,趙德昭才明白皇帝的不容易,每天都要處理成山的奏折,每天都要像吊線木偶一樣,循規蹈矩的做一些事情。他很信任謝慕華,也不想動搖對謝慕華的信心。


這一發火,百官們頓時明白了,上邊坐的那位平時和文武百官談笑風生的,畢竟是皇帝,一天不發火不代表一輩子都不發火。


而那一位當事人,謝慕華卻好像事不關己一般,臉上掛著淡然的微笑看著皇帝。


趙德昭雙手抓在龍椅的扶手上,因為用力,指節都有些發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