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長安風流 > 章節內容

我的書架

第388章 八方雷動(二)(1/4)

蘭州,至從秦慕白回來後,就如同魂魄歸回了身體,一切重新回到正軌,並漸漸恢複了往日的活力。雖然絲路商道還沒有完全打開,但是河隴沃野千裏州縣無數百姓巨萬,又正值“大開發”時期,因而仍然潛藏巨大的商機。於是,內地的商旅再度活躍起來,往來穿梭於蘭州與關內,駝鈴的清音喚醒了沉睡的戈壁,為蘭州注入一絲絲新鮮的血液。


在這往來的無數支商隊之中,有一個公認的商界魁首,那自然便是——武氏商號。


不管是商業業內還是圈外,大家都一致公認,有秦慕白在背後支撐的武氏商號,將是毫無爭議的河隴商業龍頭,眾商家無不唯其馬首是瞻,聽風而動。十分默契的,大唐天下第一巨商長安鄭氏,沒有對蘭州涉足半分,將這一片巨大的商業利潤空間,對武氏商號拱手相讓。不僅如此,武氏商號從內地走商運來的大批綢布、糧食甚至是鹽鐵這類禁物,都能拿到極低的價錢。自然,也是有鄭氏在暗中提供極大的方便。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就在那些小商小販眼饞武氏商號賺取的巨大利潤之時,也有一些精明敏感的人物,隱約聯想到了一些事情——為何武氏商號往來走商,不再是像以往那樣以秦仙酒為主打,而是轉向經營布糧鹽鐵這類敏感物資了。再聯係一下蘭州的特殊性以及新上任的蘭州之主、武媚娘的夫君秦慕白,許多人不約而同的得出一個無法得到應證的結論——武媚娘,現在變成了徹底的官商、甚至是軍商了。她現在所做的一切,不再是單純的為了錢,而是為了軍事,為了政治!


近來,秦慕白也有所改變。興許是受到了侯君集與武媚娘的影響,再或許是自己本身經曆太多事情思想上有了一些褪變,他開始“膽大妄為”。


一紙禁令,足以讓他的“野心”昭然若揭——凡蘭州大都督府治下,除都督府委任授權的武氏商號外,任何商隊不得經營布糧鹽鐵這類官方物資,否則以資敵賣國罪論處!


這要是在內地,京師,不管是誰哪怕是皇帝要是改這麽幹,立馬招來罵聲一片彈劾無數。但秦慕白不管了。現在他的腦海裏隻剩下四個字——敢做敢當。


既然朝廷不給我兵馬錢糧,還不許我自己伸手去賺麽?說到底,還不是為了河隴安寧、軍國大計?朝上有人要彈劾,讓他彈去;皇帝要怪罪,由他怪罪;隻要我秦某人還有一天坐在這大都督府裏,這事就必須按我自己的步驟一步步幹下去!


短短兩個月的時間,武氏商號一統河隴商界;秦慕白的大名或如雷貫耳或臭名昭著,反正是……街頭巷尾朝堂巷陌,都在議論他了。


這兩個月的時間裏,秦慕白軍務繁忙,經常吃住都在軍營,一來要調教新到手的“火神軍”;二來要訓練麾下兵馬並暗中為招兵買馬做準備,往來奔波於各個州縣與牧馬監,經常十天半月不歸府第,三來,他準備在蘭州興建一所仿效百騎的“軍校”,對外卻隻號稱“安西翊府”,意思是給安西大都護秦叔寶元帥私募訓練的一支衛隊。


安西翊府的核心機要人物,除了秦慕白這個百騎的“老校長”,還有蘇定方與一百名百騎將士。核心組建完畢後,秦慕白再在自己從長安帶來的翊府精銳越騎中,挑選合適的心腹人物(如原本就畢業於百騎的一些低級軍官)加入翊府,組建出安西翊府的紮實班底。


蘭州大都督府的龐大後院之中緊臨大都督府院的軍屯裏,悄無聲息的出現了一個神秘的新軍屯,便是“安西翊府”的營盤所在。此處軍規嚴謹戒備森嚴,除秦慕白與蘇定方外,任何人不得隨意出入。


初期,收納了六百名學員。預計,三個月之內淘汰一半,僅餘三百人。加上原有班底,安西翊府也一共不過五百人。再加上新來的五百火神軍,這個神秘的營屯裏,共計不過千人——便是秦慕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