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二章 彌補遺憾,塑造經典(1/4)

進入臘月,東北的天氣已經很冷了,《集結號》完全沒有新聞發布會,也沒有開機儀式,就在東北一個郊縣開機了。


為了這部電影,宋錚也真的是拚了,單單是前期投入,就足足砸進去了一千多萬,電影當中第一幕的圍殲戰,那個破敗的城市一角,完全是張旭帶著人用幾個月的時間建出來的。


馮曉剛開機第一天也到了現場,看到這布景,也是服了。


“錚子!你這手筆可真是~~~~~~~不小啊!”


宋錚聽著,不禁有些得意,這部電影,最吸引人的就是大量的戰爭場麵,在這方麵,宋錚向來是不惜工本的,就像之前的《生死線》和《我的團長我的團》,拚的就是視覺刺激。


當然,從軍事技術層麵講,在那個年代,敵我雙方的槍械殺傷力是否真有影片描繪的那麽強大,子彈擊中人體後,是否真的會造成血肉橫飛的爆裂、血腥的視覺效果,大概等到電影上映之後,肯定會引起某些軍事專家或醫學創傷專家的質疑。


但這並不構成對影片總體視覺效果的損害,電影畢竟是電影,隻要能獲得大多數觀眾的認可,就可以被看作是一種屬於電影自身的真實。


原版《集結號》,在戰爭場麵的描繪上,無疑是成功的,為了表現戰爭的殘酷,對人性的探求,馮曉剛在電影開頭,大量運用晃動鏡頭,以期更大化的渲染本片主題。


這種視覺表現效果,馮曉剛是從美國電影《拯救大兵瑞恩》中找到的靈感,也許在很多人看來有刻意模仿,矯揉造作之嫌,但不得不說,大量晃動鏡頭,確實造就了一種緊張而令人感到窒息的壓抑之感。


如電影中為了攻下國民黨的領地,九連的戰士們在戰火中穿行,子彈在頭上,身旁穿過,那到處可聞的槍彈聲,那到處可見的瓦礫廢墟,斷壁殘垣,那似乎隨時可形成燎原之勢的焰火,還有那到處可見的躺在雪地裏的屍骨,那令人發怵的腳步聲。


這些鏡頭畫麵疊加在一起,給在觀看電影的觀眾一種似要噴薄而出的憤怒,卻又無可奈何的傷感。


黑灰調的畫麵,打鬥聲,槍彈聲,加上後期音效師匠心獨具而配上的音樂,激昂的曲調,混合著那外界的一切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