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一章 囧裏個囧(1/6)

和《瘋狂的石頭》一樣,前世徐爭和王保強,黃博合作的《人再囧途之泰囧》,也是留給宋錚印象最為深刻的國產喜劇電影。


前世《人在囧途之泰囧》在前期宣傳的時候,就吸足了人們的眼球,等到上映之後,甚至都沒有什麽前期預熱的過程,立刻就展現出一統天下的氣勢。


可以說《泰囧》一出,那些有關饑餓的,有關人性的,有關曆史的,有關哲理的影片們,統統都讓到了路旁,隻能目瞪口呆的看著這匹黝黑健碩的駿馬,嘶鳴著跑向中國電影的巔峰,刷新著中國電影人和電影觀眾承受力的極限。


神話的締造,總是在不經意間,吊.絲的逆襲,往往是神話的基本框架,把一個笑話,拍成了神話,就是《人再囧途之泰囧》的另一種解釋。


要說《人在囧途之泰囧》如何的成功,自然需要有一個參照係,這樣就能更好的理解泰囧和徐鹵蛋的成功。


這個參照係,無疑就是前世同期也拿出新作也來湊熱鬧的票房大腕馮曉剛,他一改以往輕鬆、調侃的語調,拾起了責任感,使勁兒將眉頭緊鎖,用馮氏特有的苦大仇深訴說了一段不堪,並且饑餓的曆史。


隻可惜,製片人買賬,觀眾卻沒買賬,於是製片人苦大仇深了。


馮曉剛可以說是中國喜劇電影標杆式的人物,是電影界的大腕兒,是導演圈中的大佬兒,徐鹵蛋在他麵前充其量隻是個新手,一個未經世事的小吊絲,一個稚嫩的雛兒。


可就是這樣,觀眾喜歡看到的,正是吊絲逆襲大腕兒,黑馬奮然登頂,這樣劇情不僅在電影中屢屢出現,現實中也必須有。


馮曉剛和《一九四二》在票房上的失利,一在於題材,二在於故事,而徐爭和《人再囧途之泰囧》的票房神話,同樣是一在於題材,二在於故事。


宋錚還記得前世馮曉剛在宣傳《一九四二》時說,這段饑餓的曆史,中國人不應該忘記,對此,宋錚舉起雙手,雙腳,表示完全同意,畢竟,那段歲月的苦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部分。


但問題是,難道真的要讓觀眾花一百多塊錢,到電影院中去憶苦思甜嗎?


教育民眾,就不要再用這麽奢侈的手段了,宣傳人性,也沒必要吃自己的老本兒。


如果僅僅是題材的深重倒也罷了,可最嚴重的是,《一九四二》故事的講述,也讓人非常失望。


故事的線索有很多,也隻能用“很多”這個模糊的詞,更杯具的是,主線就有好幾條,地主家、河南戰場、國家、外國記者。


這是從小到大,從微到著,無所不包,一個人欲望的膨脹會將這個人吞噬,一個導演的欲望膨脹則會將整部電影毀掉,渣都不剩。


馮曉剛沒玩兒好,更是襯托出了小成本喜劇片《人再囧途之泰囧》,不僅觀眾笑了,導演笑了,演員笑了,製片人更是合不攏嘴,觀眾的笑,在於題材,在於類型。也許徐鹵蛋並不是十分成熟的導演,但是《泰囧》卻是十分成熟的喜劇類型片。


《泰囧》是頗類似於好萊塢的滑稽喜劇和憨人喜劇的結合,滑稽喜劇以惡作劇和誇張的動作表情見長,如卓別林的《淘金記》、《城市之光》,基頓的《將軍號》等,影片中的各種橋段無疑是這類喜劇的體現。


而憨人喜劇則以主人公呆頭呆腦異於常人來營造喜劇效果,片中的王寶就是典型的憨人,憨人自有憨人福,影片總是會以憨人的勝利為結束。


前世《泰囧》的票房成功,並不僅僅是因為題材選擇精準那麽簡單,選擇喜劇類型的電影非常多,可是能成功的有幾個?


宋錚始終都認為,《泰囧》的票房成功,更多的要歸功於故事講述的淺度,拿捏極為精準。


故事的淺度,是一個概念,很明顯,是區別於故事的深度而言的,故事有深度,是好事兒,但是水太深了,容易把人淹死,故事太深了,容易把觀眾給膩味死,水深的池子,要給水性好的人去享用,故事深奧的電影,也該給深沉,或者自以為深沉的觀眾去看。


薑紋的《太陽照常升起》挺深,沒票房,太正常,墨鏡王的《2046》更深,能逼得觀眾在電影院裏自殺,不可否認,這類電影的藝術性強,但是,如果僅僅把故事講給自己或者一類人聽,導演的意義就不存在了。


深度,是要有拿捏的,丈量、尺量、寸量,都隨意,但一定要量的精準,庭院深深深幾許,一定要深的有道理。


故事的淺度,也是要拿捏的,淺顯易懂,也是好事兒,但是水太淺了,玩水的人就會覺得沒意思,故事太直白了,觀眾會覺得電影都是在廢話。


合適的深度和淺度可以成為一部電影故事成功的關鍵所在,比如《泰囧》,比如宋錚和林欣如剛剛拍完的《失戀三十三天》,都是很成功的把故事的淺度拿捏精準的影片。


於是,他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