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章 觀音山(1/5)

在中國,因為沒有成型的藝術院線,所以拍藝術片,如果不想成為純粹的藝術殉道者,就隻能一方麵苦大仇深地去國外電影節走紅毯,一方麵打扮得花枝招展地迎合內地電影觀眾,然後經曆鮮花與爛番茄的冰火兩重天,前世的《觀音山》也不能免俗。


範兵兵藉此片在東京電影節封後,她在片中舌.吻同.性的情節,也成為影片最大的炒作點,以至於看電影之前,很多觀眾都還以為,這是一部女版的《藍宇》。


這如同讓一個良家少婦要打扮成風塵女,去色.誘觀眾一樣,宋錚覺得這是挺悲哀的一件事。


平心而論,《觀音山》真的是一部走心的電影,而且走得很沉重,這種沉重跟《唐山大地震》那樣的淚彈不一樣,它始終不給觀眾宣泄情感的機會,沉重得令人絕望。


影片中的人物一直在失去,失去尊嚴,失去工作,失去親人,失去偶像,地震廢墟上破敗廟宇中觀音像的再塑金身,隱喻著一個民族的信仰重建,常月琴被喪子之痛齧噬的心與三個年輕人殘酷青春的走近,流淌著世俗的溫暖和包容,但所有的這一切,都不能阻止死亡之吻的誘惑。


這如同現實版的賣火柴的小女孩,如果人生淪落於寒冷的冬夜,靠火柴取暖是一件很令人絕望的事情,因為一個人所經曆的不過是周而複始的希望破滅而已。


影片最後,常月琴說:“孤獨是暫時的,在一起是永恒的。”


而這是永恒是隻有在天堂才能實現的。


南風、丁波、肥龍三人滿臉迷惘地仰躺在火車上,火車穿過隧道,陽光下的景象因曝光過度而顯得失真,隨即火車又進入下一個隧道,黑暗中,身後的光明逐漸遠去縮小為一個飄忽的圓點,而在火車即將走出黑暗去擁抱光明之際,影片戛然而止。


這個無路可逃的結局,往小了說是垮掉的一代迷惘青春的縮影,往大了說是一個喪失了信仰的民族在黑暗中踽踽前行的悲劇宿命。


在火柴與天堂之間,所能期待的,隻能是浴火重生的鳳凰涅槃,影片這種對現實的關照方式讓人震驚,也感佩於創作者的勇氣。


宋錚前世看完《觀音山》之後,心裏泛起了和之前看《紅顏》,《蘋果》時一樣的情緒:那是一種複雜的、莫名的、帶著一點難受、一點憋屈、一點不想說話,隻想靜下來慢慢回味的感覺。


那種感覺叫做迷失。


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整部電影,那就是一一三個高考落榜的打工仔和房東老太太之間的那點兒事。


這部電影在敘事上沒有太強勢的劇情,這是《觀音山》和《紅顏》,《蘋果》最大的區別,後兩者都是有點“知音”體的奇情社會新聞稿,而《觀音山》的故事,非常的生活,非常的真實,當中的那些角色,都是真實存在的普通人,就生活在你的身邊。


在國產電影描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