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宰執天下 > 章節內容

我的書架

第26章 任官古渡西(六)(1/4)

一般來說,能作為祭田,用來奉養祖先墳塋和宗祠的田地,都不可能太差,而且京畿一帶的地價絕不便宜。韓岡年初時欲在京城買房,順道問過開封周邊的田價。普普通通的旱地都是十貫往上——這還是出產不豐、位置偏僻的下田。如若是靠近村莊、道路的上等良田,那價格更是要翻番了。當時韓岡打聽過了開封府的田價和房價後,便收起了在京城置房置產的心思,老老實實的租了一間靠河的院子。


白馬縣這邊,雖說離著京城稍遠,但還是屬於津梁重鎮,現在又成為了畿縣,地價不會比開封府周邊低到哪裏去。兩百一十五畝田,韓岡估計著至少也有兩千貫。


“這祭田分作幾片?”韓岡追問道。


胡二越發的驚訝,韓岡的每一句都問到關鍵上,很少有官員會對田宅買賣的如此了解。低頭答話:“都在一處。就在清水溝邊,是一整片水澆地……”


那就更貴了!


宋朝不抑兼並,田宅買賣頻繁,有‘千年田換八百主’的說法。土地易手頻率如此之高,許多時候,經常能看到將一片田七零八落的分賣出去。一頃的整片土地,幾次轉手之後就會變得支離破碎,屬於幾十戶不同的人家。


大戶人家的田產也都是東一塊、西一塊,甚至分散到不同的州縣中。這樣的情況下,越是完整的田地,賣的價格就會越高。而有些田主,為了能讓自己家中的田地合並在一處,都是大費周折,陷人死地的情況也不是沒有。當初李癩子要強買韓家的三畝菜園,便是因為那三畝地,正好可以讓李家的河灘田連成一片。


如今次這樣兩頃多的一整片地,而且還是灌溉設施良好的上等田,那三千貫那是沒得跑了。


韓岡搖了搖頭,一片價值三千貫的田地,難怪能打上三十年的官司。


“舊時的田籍,還有當年能作證的老人,難道都沒有了?”韓岡繼續問著。


“回正言的話。當年黃河決口,從東京一直淹到滑州。白馬縣的人不是死在洪水裏,就是闔家一起逃難。等到水退歸鄉,回來的也不剩多少。加之第二年縣中的田籍簿冊因為縣衙走了水,全都燒了個幹淨……”


聽到這裏,站在一邊旁聽的方興就一聲嗤笑,“這買賣做得漂亮!”


韓岡也是眼神變得冷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